当前位置:UU小说网>历史军事>争魏> 第八百八十二章 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百八十二章 迁(1 / 2)

上面的些许震动对民间影响不大。

颍川士族势力庞大,但再大也不可能跟大秦直接对抗。

他们对迁徙之事有些抗拒,但在刀剑的劝说下,还是乖乖就范了。

边地有坏处,也有好处。

可以继续骑在异族头上作威作福,朝廷的管制也不会像中原这般严密。

早年迁徙至南中的巴蜀大族,现在日子过的都不错,没人了就去山林里去抓,没地了几匹马望着山跑一圈,在当地官府画个押,每年上缴些赋税,就可以“合法”拥有大片土地……

这日子比在中原偷偷摸摸强太多了。

遇到土人反抗,还可请求朝廷支援。

聪明人到处都是,颍川士族很快就发现其中的好处。

很多边地并不蛮荒,南中相继发现几座银山、铁山,草原上也发现几座金山、铜山,每年上缴三成赋税,便可以合法拥有这些矿山。

除了这些,很多边地土地非常肥沃,随便撒上点种子,就可以丰收。

迁徙的过程也并没有想象当中的那么艰难。

官府只是没收了他们的土地和僮仆,没有没收他们的钱粮,有钱有粮就什么都有了,只需振臂一呼,跟随他们南下的同宗前仆后继,马车牛车络绎不绝。

沿途还有秦军骑兵保护,官府的驿站也向他们敞开大门。

“十年之后,朝廷允尔等科举,陛下说了,若能扬王化于异域,便是有功于大秦,功名利禄少不了尔等,世袭罔替不在话下!”宣义郎们一遍一遍喊着。

原本意气消沉的豪族们,眼神逐渐亮起来。

能科举就能做官,后代就有了希望。

“我等世代耕读,绝不会辜负朝廷心意!”荀范拱手道。

周围青壮一声欢呼,不过他们举起的不是竹简和锄头,而是一把把环首刀……

大秦武风极盛,士人配剑,百姓配刀,只要不私藏盔甲和弩机,哪怕背着五十斤重的大刀买菜也没人说什么。

士族豪强都是非常识时务的人。

胳膊拧不过大腿,便主动配合了。

几大士族的头头脑脑被治了罪,反而让旁系子弟们看到了希望。

同时士族,嫡系和旁支的日子可谓是两重天。

气氛这么热烈,宣义郎看看周围寒光闪闪的刀片子,舔了舔嘴唇,干笑两声,“不愧是豪族……”

关中大地上,青苗已经破土而出,正茁壮成长着。

以渭水为界,南面是民田,北面是朝廷的屯田。

明显可以看出民田的长势比屯田强不少。

朝议时,几次有人提议废除屯田,把田地释放给百姓,被杨峥拒绝了。

“朝廷必须留一部分土地,作为将来有功将士的封赏。”

大秦一共二十万中军,退役年纪被杨峥提前到四十五岁,中军规模会削减至十万左右,将来新招募的中军将士如果分不到土地,他们的战斗力和忠诚就会大幅下降。

人无恒产者无恒心。

这个时代,土地的作用是金钱无法替代的。

将士有了土地,就会主动维护土地、守护土地,相当于拥有了大秦的股份。

反过来,土地将士卒与国家紧密联系在一起。

杨峥觉得晚唐五代,士卒动辄作乱,就是因为募兵制完全取代了府兵制,战斗力虽然大幅上升,然而忠诚却一降再降。

“渭南、陇右、汉中尚有大片无主之土,渭北存留土地倒也可行。”鲁芝拱手道。

“中原、江东、蜀中的屯田也不可放弃,朕会立皇庄专门管理。”均田是大秦繁荣的基础,而屯田就是大秦的老底。

放出去容易,将来想要收回来就难了。

顺着渭水向东,一座座城池拔地而起,一座座村庄点缀其间。

官道上车马来来往往,渭水中帆船忙忙碌碌。

人口的增长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