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位摊主同样看了眼李承,鉴于李承买了五本书,算是“真正客户”,又一分钱价格没还,印象不错,他笑着点头,“行,稍后钱老板看完,就转给你看看。”
吴老板经验还是有的,一句话将李承的“违规”所带来的的不快抹去,还捎带着给李承一个面子——钱老板如果不要,你排在第二,其他人往后放。
不仅如此,他还笑着朝钱老板熟稔的嚷道,“老钱,你这抠劲……我都烦死了,一向都是只看不买。这本和国水浒绘本,你到底要不要?不要别妨碍我做生意呢。”
这话带有调笑、激将的味道。
那位中年人被话一挤兑,有点挂不住,合上书籍,“怎么?怕我老钱买不起?这书几个钱?”
吴摊主笑嘻嘻的说道,“买不买得起,要看你最终买没买。这个一勇斋国芳,我查了查,这家伙是和国江户时代画家之一,算起来也是清末人物,他的这本彩绘人物本,要你五百,不贵吧!”
李承听着一愣,这摊主查过资料怎么就给出这么个报价?
旋即,他明白过来,这位摊主把和国浮世绘画本与丝国古代绣像本搞混了!
说来说去,浮世绘也是“木板套印”的一种艺术表现方式(这种概括可能有些偏差,但大抵如此),其绘本在表现上,和明清时期流行的小说绣像本很接近。
这位老板一定是将两者等同,才有这种误会。
其实两者还是有差别的。
丝国古代绣像本是典型的印刷本,其中以《金瓶梅人物绣像本》最具典型代表,一套木版刻印通常以百册起印,最多的可以印刷两千册。再多就不行,会出现套墨不清晰等毛病。
而和国浮世绘画本,采用的是浮世绘表现方式,也是模板刻印,
但为了追求“画质”,浮世绘的套版印刷,尤其是“锦绘(彩绘)”,套版数量都会控制在十版以内。精品浮世绘大师,甚至要求一版一印。
考虑到这本《水浒豪杰百八人》是画本,印制数量要比浮世绘多,大概也就在十套。也就是说,《水浒豪杰百八人》画本,即便全部传世,也不会超过十本。
世人皆叹和国书籍很贵,贵是有原因的!
这样一本浮世绘画本,被摊主叫价五百元的“高价”,不知和国那些同行会不会躲在厕所里哭晕过去,更何况他还是一勇斋国芳的作品!
一勇斋是作者的号,他的本名叫做井草孙三郎,出生于丝绸染坊家庭,因此,芳三郎从小就接触锦染彩料,对配色、绘画有自己的心得。
在八岁那年,他拜师京都“歌川派”画师歌川国直,在歌川国直的府上,因其聪慧被国直的大师兄,歌川派的二代目歌川丰国所看中,收为弟子。
这里要提两句歌川派。
歌川派是江户时代浮世绘界中最大派系,始祖是歌川丰春,歌川丰国是丰春的大弟子,也是歌川派公认的二代目,素有“美人画达人”之誉。
在歌川丰国的手中,歌川派成为江户时代最大的传媒“集群”,门生们不仅是画图刷版,他们的海报与宣传画单,题材均取自当时的文娱界、演艺界中最风行的主题。
再回到芳三郎身上。
芳三郎在拜师歌川丰国三年后出师,取艺名“歌川国芳”。
歌川国芳起初并不得志,和歌川派其他画家一样,他开始是创作戏画,但生意不好,为人又很孤傲,几年后不得不以修理榻榻米为生。
1827年,他拜见来在京都讲学的歌川派三代目歌川国贞(师兄),双方在交谈之后,歌川国芳认为大师兄其
实也就那么回事,在自己可追的视线之内,有办法超越。
苦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