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廉价产品的代言者”,引起众多爱华粉丝的反对,他们用“收藏爱华历史上的纪念款”的方式,表达对索尼的不满。
第四件是1966
年夏普生产的第一代盒式磁带录音机,挺不错的。
………
零零总总,陈列室一共有三十多件各色“古董级”近现代电子产品。
其中第五件尤其珍贵,李承都眼红。
那是一台1934年景国最大的电机制造商a,与巴斯夫化工厂联手生产的“德律风根磁音机”。
磁音机是夕羡二三十年代盛行的钢带录音机的改良产品,其录音材料舍弃钢带,使用涂抹粉状磁性物质的胶带,成盘状,因此又叫开盘机。
开盘机的发明,宣告录音机小型化之路的开启,堪称现代家用录音机的鼻祖。这东西如果交由三人组公司运作,绝对能上拍,且最终成交价不低。
参观完毕蔡珏坤的藏品,李承笑着鼓掌,“精彩!蔡老板绝对是国内电子产品收藏第一人!不过,你怎么选择电子产品这品类呢?”
其他人也随机附和着鼓起掌,看向蔡珏坤。
在收藏界,有关“电子产品究竟有没有收藏价值”这一争论,即便是二十年后也没有定论。
这是基于两个原因:
其一是电子产品是作为消费类产品存在的,批量生产,容易复刻,缺乏唯一性,更新换代太快,而且更新者往往极大地优越第一代产品,这就使得从价值上缺乏收藏性。
其二是电子产品的元器件容易老化,有寿命限制,不像机械类藏品,可长时间保存。那么问题来了,一部更新过内部元器件的苹果手机,它还算完整品么?
正是基于这两点,很多人,尤其是传统藏家,根本就不认可所谓的“电子藏品”。
李承则不然,他是从市场需求反推,既然一台苹果一型计算机能拍出九十万羡元的天价,一部第一代iphone手机能拍出五万多羡元,那电子产品天然就具备藏品属性。
它,就是电子藏品!
蔡珏坤已经看出来,今天来的两男两女中,只有李承是真懂,摊摊手笑道,“我父母在
钟声电工社上班,我从小就喜欢电子产品,所以……下岗后自己开始倒腾电子产品。”
中海钟声电工社?
这又是一家中海制造的典型代表企业,前身是成立于1906年的启翔钟表,建国后合并多家钟表电子类小作坊,成为当时有名的钟声电工社,以生产录音机、收音机、钟表为主。
1951年,生产出新丝国第一台钢丝录音机;1953年生产出新丝国第一台磁带录音机;1956年生产出新丝国第一块石英手表;1969年生产出新丝国第一台卡带录音机;1972年生产出第一台国产电子座钟;1976年生产出第一只国产电子手表……
尽管当时有很多元器件并非原厂生产,能组装出来也是本事啊。挺让人遗憾的是,合作社模式在后来后解散,钟声电工社彻底瓦解。
参观完毕,移师到蔡珏坤的办公室。
昨天和蔡珏坤一起参加伊莲娜新品发布会的另外一个胖子,也在办公室,蔡玉坤笑着将他介绍给李承几人,“这是我小舅子戴俊,你们可以称呼他塔罗斯。另外,我的碧水语名叫本尼特。”
中海生意人喜欢取碧水语名,这也算一种习惯吧。
这位笑眯眯的小胖子,李承同样翻找出他的印记——十年后长三角有名的海博地产老总。此时,他还未成立自己的公司,正在帮姐夫蔡玉坤跑腿呢。
这对姐夫与小舅子,曾多次入选中海十大富豪榜。
饶哥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