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还是何家祖屋中的五分之一不到,就有如此之多的客舍,可见当年何家“客似云来”的兴盛!
在二楼的茶室,李承发现今天的第二处惊喜!
茶室嘛,自然要有茶台、茶海与茶具等物品。何酋广家使用的是黄金樟整体根雕茶海,这件东西列在名册中,很不错的一件大型广式木雕作品。
但,惊喜不是它,而是摆放在茶海右侧
漏水口的一块压金石。
压金石又是什么呢?
现代茶海的设计中,肯定有排水系统,但清末民初时的茶海,没有排水设计。
那怎么排水呢?
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在茶海的边缘,铺上一层厚厚的毛巾,冲洗茶杯茶盅的废水,以及头泡茶汤,都可以倒在毛巾上。毛巾吸水,会沿着垂在茶海边缘的另一端,慢慢滴落到毛巾下面的木桶中。
毛巾容易掉落,想要稳固,必须用东西压住,最常用是秦砖汉瓦,其次平石,再次玉石,这是文人的雅趣。也有用金银板块的,很少。
压住毛巾的沉重板块,就叫压巾石,南方商人图吉利,改成“压金石”。它已经全面退出丝国茶文化,在清末民初,很是盛行。
李承面前的这块压金石,非秦砖汉瓦,也非金银玉石,而是一块未经雕琢,灰扑扑,布满茶垢的端砚石材!
端砚致密坚实幼嫩、细腻,温润如玉,它的名贵,无用多提。
端砚石主要石材产地,分布在肇庆西江羚羊峡两岸,北岭山等地一带,东接沙浦,西达小湘,南沿崇隆,北据北岭,开采的砚坑星罗棋布,制砚之石品种繁多,各有特色。
常见的端砚石材有紫端、白端和绿端三种。
端石的品级,首看冻,也就是石材中不同形状的云母体。冻的品类不少,其中又以鱼脑冻为最,素有“白如晴云,吹之欲散;松如团絮,触之欲起”之赞誉。鱼脑冻的端石,质地高洁,石质特别细腻,确如“小儿肌肤”。
眼前这块端石,尽管茶垢深厚,可依旧遮不住边缘那柔细的白色絮状体,是块极品鱼脑冻端石。
端石优劣,次看冰纹。
冰纹是一种老坑端石所特有的石品花纹。它是有晕的银线,向两边融化,似线非线,似水非水,质地细嫩,形态自然,与砚石本身融为一体,冰纹是十分稀有名贵的石品。
这块端石,同样有着淡淡的丝线,在茶垢中,或隐或现。
再次,看
色。
端砚石材中,以天青为上,素有“如秋雨乍晴,蔚蓝无际”的美誉,天青端石,万中无一。眼前这枚石材,灰黑色中泛青底,不出意外,也是一枚青底砚石,至于能不能达到天青,尚且不知。
总之,这是一块鱼脑冻冰纹青底端石,绝佳的砚材!
至于何家为什么会拥有这块砚材,并用它来做压金石,其实也不难推测。
端砚产于端州,也就是现如今的楼东肇庆府,肇庆位于楼江城和剑州大湾区重要节点位置,距离侠州很近。绝品端石砚材难得,可是以何启东在侠州的赫赫威名,想要弄到这样一块石材,还是很容易的。
李承甚至都有些怀疑,这块端石砚材,极有可能是别人送给何府的,而何府并不知道它的尊贵,所以才出现在压金石这个让人啼笑皆非的位置上!
砚常见,砚材不常见!
很多鉴定师傅认识砚台,可对砚材……就非常茫然,帮何酋广鉴定的掌眼师傅(们),估计对砚材也不熟悉。
因此,这块绝品砚台,同样没有出现在名册中!
李承现在要琢磨的是,怎样让这块端石砚材,合理的出现在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