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燕那边的情况,拉夫特的兴奋消散许多。
三人组公司,在北羡洲是二手店,可到了侠州,无论怎么算,
都算是古董生意。古董生意嘛,那就是做圈层消费,可是,威尔斯刚来侠州,哪来的人脉圈子?
店租这么贵,做的还是夕羡二手货,侠州的消费市场究竟怎样?能抗住店租和开支吗?没谱啊,不会背负一大债务吧?
至于李承想要购买那套房,这事与三人组公司侠州开分店,关系不大——一码归一码,他照样要收租,充其量在付款方式上给与一定的便利,仅此而已。
两人沉默片刻,拉夫特说道:“明天上午去拜访饶老教授,然后你陪我去店面。下午去仓库看看货品。”
从泰西酒店出来之后,已经深夜。
李承搓搓脸,很为前几天自己的小心眼惭愧。
薄扶林道依旧灯红酒绿,这里的夜市虽然赶不上庙街夜市,但依旧热闹非凡,夜游者众多,街道上飘荡着浓郁的烧烤煮烫香味。
刚才一顿大力度按摩,又被岩茶刮油,这会还真有点饿。
这里距离住所不远,懒得去开车,小区估计也不好找停车位,他索性步行回去,遇到小食摊还能来份鱼粉。
沿着书市隔壁的小街往里走,密集的小吃帐篷里面蒸腾着热气,肆意挥发着各种香味,还有流动的小摊车,不停招呼路过的人。
李承在一位阿婆的车仔面摊位前站住脚,实在太香。
摊位是由两轮木制平板车改装的,前后支撑架收起来后,推着就走,很方便。一位五六十岁的阿婆,站在车边,也不吆喝,安静地等待客人自己上来。
还有一位七八岁的小丫头哈欠连天的坐在阿婆身边,见李承站在面前,她揉揉眼,细声细气地问道,“大哥哥,来碗面?”
“煮食格”中的汤汁、面条、香葱、香菜,散发着来自心底的熟悉气息。
嗯?李承一惊!这感觉很像当初贾郑亭和罗根记忆复苏的样子?
可是,为什么没有那种潮水涌来的后续?
自己以前经常吃车仔面?
见客人没理会自己,小丫头往奶奶怀里挤了挤,那位阿婆双手比划,呀呀两声,原来是位哑巴。李承惊醒过来,忙笑着点头道,“不好意思!阿婆,给我来一碗。”
闻着香味,李承咽了咽口水,找个塑料凳坐下,思绪又回到这香味上。
自己为什么会对这味道熟悉且敏感?
很想问那位阿婆一句,自己以前是不是经常吃她做的车仔面?可对方是一位哑巴,而且自己离港三年时间,估计也不记得了。
李承的目光先是落在那位阿婆身上,有点莫名的熟悉感,但就是想不起来。再落在小丫头身上,身材有些瘦弱,典型的穷人家的孩子,对她,没有半点印象。
这位阿婆,还有她的车仔面,应该与失忆前的自己,有过交集。
只是不知道,对方是否还记得自己?
这是他回港以来,第一次发现熟悉的痕迹,可不打算放过。
见那小丫头在玩,李承挪动椅子,稍稍靠近些,低头问道,“小妹妹,这么晚还不回去休息?”
小丫头抬头警觉地看看他,又扭头看看奶奶,“等奶奶一起回家。”
“这么小就知道心疼奶奶,真乖!”李承离开座位,蹲在她面前,让自己看起来更和蔼些,“小妹妹,我好像见过你。你家原来是不是在元朗大破?”
因为老居所在大陂,如果说真的是自己失忆前接触过对方,那只能在元朗大陂。
“咦?你也是大陂的?”七八岁的孩子,没什么心机,她立即好奇的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