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气人的是,她三个儿子都争气。
唐大哥估计是听老爷子讲多了以前的事,从小就有一个军人梦。
唐小酥刚学会走路,唐大哥就去部队当兵去了。
他留给唐小酥最多的记忆,就是每个月汇回家的十块钱,还有各种票据。
虽然不在村里,但他在部队混得好,也算是为家里做出贡献了。
唐二哥算是家里唯一的老实人。
早早结婚生子,还天天拿满工分。
和唐二哥一比,唐二嫂就是一个妙人了。
干活利索不说,做饭还好吃。
她娘家虽然都是极品,经常跑到唐家来想要打秋风。
好在她自己拎得起,都不用唐妈妈出手,她自己就能搞定。
是个很护短,撕逼战斗的好手。
可以说,婆媳两人联手,在村里鲜少有对手。
据说,她之所以会嫁到唐家来,还是她自己去找的媒人。
在这个年代,也算是少见了。
至于唐三哥,那就更了不得了。
不说其他,就他那张脸,村里就没有比他长得更好看的。
偏偏他还长了一张嘴。
那就更了不得了。
颜书在心里细数了一圈,觉得,唐家人虽然少。
但个个都有特色,最重要的是,都顾家,不搞内斗。
这就很难得了。
走走停停,颜书就来到了唐三爷的门外。
感应到里面有人,颜书犹豫着要不要进去打个招呼?
就看到二妮背着背篓颠颠的朝着这边跑来。
边跑嘴里还边喊着:
“三太爷不好了,又有知青晕倒在田里了。”
等看到颜书,还一脸惊奇的问道:
“小姑,你怎么也在这里?”
颜书:“看书累了,出来走走。”
随即又看着她的空背篓问道:“你不是去打猪草了?”
别看二妮才六岁,每天也能挣两个工分了。
大妮更了不得,学校放假的时候,还要跟着下地干活。
可以说,二哥一家就没有吃白饭的。
这一家子都太勤快了,就显得唐三哥和唐小酥特别不是东西。
二妮一脸的我懂,颠了颠身后的背篓,得意的说道:
“我已经打了两背篓了,下午再打两背篓,我今天的任务就完成了。”
说着又兴奋的说道:“小姑,你还不知道吧,刚来的胡知青晕倒了。
钟小宝和知青院的人就为了谁送胡知青回来,在田里打起来了……”
颜书也惊讶,这钟家人做事,可真是越来越不讲究了。
胡知青是两个月前才来的上沟村,人长得好看,听说还是京市来的。
看那姑娘拿出来的东西就知道,家里条件肯定不错。
每个月还能收到包裹,家里人肯定也是惦记着她的。
听说钟小宝这段时间,没少过去献殷勤,打的什么主意,只要不是瞎子,都能看得出来。
毕竟,之前就有周知青的前车之鉴在。
现在知青院的人,防着他们也正常。
真让钟小宝送胡知青回来,估计不出明天,就会传出很多闲话。
到时候,胡知青就会和周知青一样,碍于流言,不嫁也得嫁了。
二妮正连比带划的说着钟小宝打架的壮举,门吱嘎一声开了。
唐三爷背着布包走了出来,板着脸训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