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蒙朝廷不以臣卑鄙,竟加驱用,则出为郡县,为陛下教化一方,臣愿已足,此臣之本志也。”
刘协开心地笑了起来,说道:“只是出为郡县,岂不是国家失贤才矣!今奸佞作乱,州
郡板荡,此将军用武之时也,朕对将军期盼甚殷!”
荀贞答道:“回陛下的话,臣必竭忠效力,不负陛下之望,唯是……”
刘协问道:“唯是如何?”顿了下,温和的笑道,“将军,朕与卿虽为初见,然一见将军,便觉亲切。有什么话,将军想说就说,不必拘谨。”
荀贞应了声是,说道“回陛下的话,唯是臣亦有一盼。”
刘协问道:“将军是何盼也?”
荀贞答道:“回陛下的话,臣之盼者,望天下早安,臣放马南山,悠然东篱,治经授子,传臣家世代耕读之业,以既不负陛下,亦无愧於先祖。”
荀贞此话入耳,刘协心潮起伏,顾视帐中的杨彪等臣,再次赞叹,说道:“朕今知何为忠臣?何为良臣!”与荀贞说道,“这几年,将军每年都遣吏上计朝中,并向国家贡献,这些,朕都知道,记在心里,卿文武双全,不矜功劳,真谦退君子也!”
荀贞逊谢不已。
他常年领兵征战,知觉上是非常敏感的,在他与刘协开始对话后不久,他就感觉到有人在不停地看他,这会儿,这人的目光又落到了他的身上,便不动声色地侧脸瞧去。
却那投注目光之人,立在刘协坐前侧边,与钟繇站在一块儿。此人,刚才在营外的时候已然见过,是侍中丁冲。荀贞自不知丁冲与曹操同乡,交情莫逆,乃却不知他为何频频目注自己。
犯疑间,刘协注意到了荀贞的目光,以为他是在看钟繇,笑问说道:“我闻钟卿说,卿与钟卿青是乡里人,早年旧时。”
荀贞答道:“回陛下的话,臣与钟繇确是旧时。钟繇学识远高过臣,当年在郡时,臣就常自叹不如,於今钟繇从侍陛下身边,常得觐见天颜,臣对钟繇更是羡慕不已。”
半句不提钟繇写私信给他此事。
刘协又笑了起来,说道“钟卿的确是才高识远,然将军比钟卿亦不为差也,将军太过谦逊。”
又说了几句话,荀贞下拜说道:“臣今觐见陛下,未及备贡献,只有一份小礼,奉与陛下。”
刘协来了兴趣,说道:“是何礼也?呈与朕观。”
孙策告了个罪,退出到帐外,把他们随行带来,方才与佩剑一起交给了帐外郎官的两个匣子要回,——郎官打开检查了下,满脸惊诧,但有刘协口谕,就给了孙策。孙策回到帐中,把这两个匣子摆在地上。荀贞和他一人打开了一个匣子。
荀贞说道:“陛下,此即臣呈陛下之礼。”
钟繇和丁冲下来接匣子,却到至匣前,两人看到匣中之物,都是眉头不禁一皱,但都没有说什么,捧着匣子到刘协座前,呈递与他。
刘协探目看去,匣中两个血呼呼的人头。
荀贞瞧见,看到人头的那一刻,刘协脸上并无多少惊吓之色,遂说道:“启禀陛下,这匣中两个人头,一个是李傕之甥胡封,一个是郭汜从子郭宏,李傕、郭汜二贼,臣尚未能把之擒斩,权且先以此二人之首级,敬献陛下。”
右首上位一人蹙眉说道:“焉可以此呈於陛下!”
说话之人是被荀贞猜为杨彪的那人,这人就是杨彪。
杨彪责备荀贞,说道:“将军失礼,不敬矣!”呼帐下侍臣,“速将此二物拿出!”
荀贞下拜,说道:“是,臣疏忽,臣之罪也,请陛下赐罪。”
被荀贞猜为赵温之人,也的确就是赵温,笑语说道:“杨公何须动怒?镇东此亦献功於陛下之意也,只是思虑不周,无需见责。”
韩融、阴修等也纷纷帮荀贞说话。
刘协挥袖笑道:“杨公把朕当做小孩子了。两个人头而已,还能吓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