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贞看去,见带头之人是李骧,两三个兵卒押着一人跟在他的身后,被押的这人披头散发,满面血污,狼狈得很,然而铠甲jg良,颔下美须髯,可不正是黄髯
李骧下拜,说道:小人擒了黄髯,献给中尉
荀贞从垒上跳下,来到李骧面前,把他扶起,转看黄髯,上下打量,回顾跟着过来的荀攸邯郸荣宣康岑竦,笑道:公达叔业,自起兵击黄巾到现在,我等有多久没打过这样的苦战了
宣康答道:也就在中尉初起兵,独击波才何曼时打过这样的苦战。
荀贞转回头,再又上下打量黄髯。
黄髯被两个兵卒压着,跪在地上,垂头丧气地低着头,不敢迎视荀贞的目光。
见荀贞只打量黄髯却不说话,荀攸猜出了他的心思,心道:贞之必是在犹豫要不要招降此人。
招降黄髯有两个好处。
一则,可以让赵国境内的山贼知道,荀贞不是滥杀之人,他们只要投降就会有活路。二则,今番芦岭之战,荀贞部虽然获得了大胜,可黄髯的部卒并没有被全歼,原先被黄髯留在山顶的那一二百守卒在被陈午陈到击败后,约有百余人四散逃去了山林中,这些逃走的败卒说不多不多,说少也不少,留着是个麻烦,若招降了黄髯,也许能把这些逃卒也招降过来。
不过话说回来,招降黄髯也有坏处。
坏处就是:黄髯是黄巾余部,且不说他肯不肯投降,他就是投降了,对他的忠诚度也没把握。
招降黄髯有利有弊,相比之下,利大於弊。
首先,不能因为对黄髯的忠诚度没有把握就放弃那两个好处;其次,就算黄髯降而复叛,料来他也难有什么作为。
以荀攸对荀贞的了解,在荀贞做出决定前,荀攸已猜出:贞之能容人敢用人,连何仪李骧这样曾经统带上万数千人马的黄巾降将都能接纳,并委以兵权,想来对这个黄髯也是能够接纳的。
果然如荀攸所料,在短暂的犹豫过后,荀贞决定招降黄髯。
他上前两步,把黄髯扶起,拍了拍他的胳臂,注视他的眼睛,笑道:巨鹿一战,君负我胜,今芦岭一战,又是君负我胜,还要不要再打第三仗
黄髯不像左须,他和荀贞没有私仇,并且他虽然信奉黄巾道,但却并非是坚贞信徒,在生死与信仰之间,他当然不会选择信仰,被李骧生擒押来见荀贞时,他忐忑不安,深恐会被荀贞杀掉,这时听得荀贞笑言,似乎没有杀他之意,他忙恭谨地道:将军神威,小人畏服。
哈哈,我不用你畏服,我想让你降我,,君须髯美盛,勇武兼人,本是佳人,奈何从贼而今战败被我所擒,可愿降否
黄髯拜倒在地,伏首说道:愿降将军。
我不是将军,赵郡一中尉耳。荀贞欢畅大笑,再次把黄髯扶起。
黄髯个头不低,身材雄壮。
荀贞的目光在他的须髯上停留了下,摸了一把,笑顾荀攸邯郸荣等人,说道:真是美须髯也令宣康找了个帻巾来,亲手把黄髯散乱的头发扎好,用帻巾包裹住,又拽着自家的衣袖把他脸上的血污擦去,笑对他说道,我麾下雄壮高健的勇士很多,相貌堂堂的美男子也有不少,而有如此之美须髯者,唯君耳待回去邯郸,我当赠君一锦囊,专来盛君之美须。
随着地位的上升,也随着招揽来的人才越来越多,荀贞在接人待物上亦渐变得成熟,如果说他以前的推心置腹还有刻意的迹象,那么他现在的推心置腹就几近浑然天成了。他与黄髯是初见,不多时前两人还是敌我两方,而看他对黄髯的言谈举止却好像是老熟人一样。
他亲切随意的态度立竿见影,马上见效。
黄髯因不知他的为人秉xg,虽然降了给他,本来却还是有些不安的,这会儿被他几句话一说,几个动作一做,虽不敢说不安尽去,却也是大为安定了。
黄髯一降,底下的事儿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