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毅得了门客的点拨,自然知道该如何处理这件事了。
但是在他大肆招揽原先的六国士人进入秦国这一最高级别,可直接面见皇帝的官吏组织之前,他得问过皇帝。
这件事情,非同小可。
秦吏,听着名字并不觉得有什么特殊高贵之处,但是他们写的奏章,却要直接呈递给皇帝,不仅如此,他们每个人都应该保证誓死效忠于秦国。
这个秦国,可不是如今的秦国,而是真正的秦人的秦国。
说到底,廷尉蒙毅也对六国人士人并没有多少好感,尤其是当他们灭了六国之后,六国遗族对大秦帝国的反抗,多有发生。
现在,要把这些人放到秦国的官僚基层队伍里,那岂不是引狼入室吗。
蒙毅犹疑再三,还是赶在日落之前赶入咸阳宫去见了二世。
“陛下,三百秦吏,可比十万大军难凑。若非得保证三年后秦国的秦吏人数增加三百人,除非皇帝陛下肯在昔日六国之中挑选曾经在官府为事的人。”
秦吏,就是政府官员。
熟悉秦律还不够,关键还是要会处理政务,而且年岁非四五十,不足以服众。
廷尉见二世面色凝重,似乎是在对此事重新考量,他便继续乘热打铁。
“陛下,臣担心,若是按照这种方法,那就难以保证这些人对陛下是忠心不二的。先帝在位时,虽然每个郡县所派去的秦吏人数少,还辅佐以当地原有官吏处理政务,但是说到底,陛下始终没有信任六国之人,并没有将真正有实权的位置给予这些人。”
“按照臣的法子挑选训练秦吏,那可就意味着,陛下要将地方治理的权力,分出一部分交给原有的六国人。”
六国人对秦国有敌意,秦国对六国人也不信任。
但是统治者的现实需要迫在眉睫,显然这两种状况必须都得加以消除。
官吏不够,这是个死局。
这可不像是其他问题,可以通过提拔一个少不更事的年轻人达到建立内朝的目的,也不是弄点脑子稍微费点力气,冒些风险就可以弄死一个帝国的支柱,做点牺牲就可以解决的了的。
这是扶苏第一次遇到这么棘手的问题。
虽然很多时候,扶苏觉得他的过去十年过的太过平平无奇,但事实上,这恰恰是他这一路上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体现。
他的储君之路,实在是走的太过顺畅了。
扶苏当太子当的只是乏味无聊,若说觉得苦,只是因为日子太过乏味无聊。
农夫尚且春种秋收,春天有所希翼,秋天有丰收之喜,可是扶苏,他既没有收获的快乐,也没有期待的心情。
于是乎,面对廷尉,扶苏第一次露出他无力的一面。
蒙毅也感觉到,皇帝对于这件事的无可奈何。
但是显然,将实权交给六国之人,那可绝对不是一件小事。
就在最近两年的时候,地方的暴动造反起义才终于停止。
如今这么做,不是正把权力和武器递给本就是自己潜在敌人的人吗。
但是这个世界上没有无法达成的目的。
还是有解决官吏的问题的办法,而且还是捷径。这个捷径就是始皇帝留给二世的千军万马。
这个时候,如果有强大的兵力驻守在关中,以作为震慑,那些官吏就算没有加以培训,没有进行忠君的培养教化,也还是会乖乖的。
这么一来,一场帝国内部的大战完全可以避免。
但是蒙恬,他至今还没有开口答应此事。
可别忘了,时间是流动的,边塞之地,本就有夷狄时不时侵扰,三十万大军在九原驻扎,怎么能群龙无首呢。
蒙恬可是回到咸阳快要半个多月了。
眼瞅着这春天都要彻底结束了。
扶苏担心的是就是,蒙恬很快就会前来向他辞行,到时候他会用强,正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