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12章 谏王(4 / 5)

,而且黄子澄这人也毫无识人之明。在当时耿炳文被朱棣打败后,朱允炆询问他们二人谁适合带兵时,《明史》载“子澄荐曹国公李景隆代将,泰极言不可。子澄不听,卒命景隆将。”李景隆是谁啊?正如朱棣当年评价他所说“豢养之子,寡谋而骄矜,色厉而中馁,忌刻而自用”,简单的说他就是一个胡作非为,混吃等死的公子爷,黄子澄居然推荐他为将,可想而知他的眼光有多差,而在当时齐泰也知道这个人不行,并极力阻止,但是黄子澄就是不听,一意孤行,最终李景隆还是做了大明军的统帅,之后也难怪朱棣在听到这个人做大帅的时候,他会大喜的说出“昔汉高止能将十万,景隆何才,其众适足为吾资也”这样的话。

而最终也正如朱棣所说,李景隆这人将朱允炆一朝最后的精锐全部消耗殆尽,而朱棣也得以顺利的进入了南京。此外,最为重要的是朱允炆一开始实施武力削藩的目标就错了。按理说即使你真要武力削藩也是先出其不意的干掉实力最强大的那个,但是实际上朱允炆没有这么做,他不是去先干掉燕王,而是先将那些实力不强的藩王干掉,比如周王、代王等,说实话这些藩王根本就不足为俱,可是朱允炆却恰恰先将这些不足为俱的藩王先干掉,而这无疑就是打草惊蛇,最终让朱棣察觉到朱允炆的削藩的用意,并也给了朱棣反应的时间,而就是如此最终朱允炆败了。

这个计策说白了就是采用西汉武帝时期所采用的削藩政策,也就是“推恩令”,正如《治安策》所说“割地定制,令齐、赵、楚各为若干国,使悼惠王、幽王、元王之子孙毕以次各受祖之分地,地尽而止。”其具体的方法就是“让诸侯王各分为若干国,使诸侯王的子孙依次分享封土,地尽为止,封土广大而子孙少的人,就虚建国号,待其子孙生后分封。”,

简单的说就是要求藩王在自己的子嗣成年后,必须要将封地同时分封给诸子,借此来达到朱允炆一朝来实现削弱藩王势力的目的。这条计策是建文大臣高巍所提的,据《明史》载“今盍师其意,勿行晁错削夺之谋,而效主父偃推恩之策。”

其实这个计策是当时最稳妥的,也是最安全的做法。采用这个计策朱允炆不需要动兵,也不需要耗费任何的军费,亦不用背上屠杀骨肉的骂名,就可以达到削藩的目的。可以说利用推恩来分裂藩王,对朱允炆的名声没有任何的影响,甚至还可能会赢得仁政的称赞,当年的汉武帝在实施推恩令的时候,就是如此,没有得到任何的骂名,却赢得了仁政之名。但是无奈的是这条计策耗时太久,要知道在汉朝即使如同武帝这样的英主也是用了足足数十年的时间才完全消除了诸侯的威胁,而且这项政策还是在平定了七国之乱,消灭那些实力最强大的诸侯国之后才开始实施的。

而在朱允炆一朝藩王的实力在没有受到削弱的情况下,这样的政策就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实现。再加上当时的藩王子嗣几乎没有几个是成年的,要知道作为长孙的朱允炆当时也才21岁,那么其他的藩王自然就更小了,所以说真要完全的对全国实施这项政策恐怕得等数十年,而在这数十年的时间里你认为那些藩王就不知道反抗吗?藩王对于明朝来说危害本来就大,如果还要再等待数十年,恐怕那个时候藩王早就不是朱允炆想动的就动的了的。再加上实施之后还要等数十年,且在不出任何问题的情况下才能完全的达到削藩的目的,而这对于当时急于想要一次性的解决掉藩王之乱的朱允炆来说无疑是不被允许的,也就是如此最终朱允炆否定了这个计策。

徙地削藩,实际上是非常可行的。

这个简单的说就是时任户部右侍郎卓敬在“曲线削藩”的基础上所再补充的内容,据《明史.列传第三十一》载“在北诸王,子弟分封于南;在南,子弟分封于北。如此则籓王之权,不削而自削矣。”也就是说在当时卓敬建议在实施推恩令的同时,在分封藩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