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得周边人汇报。
太子朱标不由得对着衍圣公,心中满是意见。
满脸不屑的表情,溢于言表。
但一时间也不能把他怎么着。
毕竟历朝历代的衍圣公,乱纪违法之徒,大有人在。
可历朝历代的帝王,基本上都对他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只要不闹得太过火,基本上都被忽视了。
郁闷的找了一间酒楼坐下, 太子朱标无奈的看了看窗外熙熙攘攘的人群,神情垂头丧气。
朱雄英坐在一边作陪,也不敢大声喧哗,生怕打乱了自己便宜父亲太子朱标的思绪。
静静的给自己倒了一杯茶,有些贴心的递到太子朱标面前。
却冷不丁的听着太子朱标开口说道:“英儿,依你之见,朝廷设立的孔夫子后人做衍圣公, 究竟是对是错!?”
刚刚递到嘴唇边的茶,微微停顿了一下,听得自己父亲太子朱标开口询问。
朱雄英赶紧放下茶杯。
略一思忖,组织了一下语言说道:“这事也不好说,凡事都要辩证性的看待,朝廷扶持孔夫子的后人做衍圣公,一方面是拉拢孔家后人,另一方面是给天下读书人做榜样,说明朝廷还是敬重读书人的。而且历朝历代的帝王也都是如此做法,说起来也算不上什么是好是坏,毕竟国家为了凝聚人心,这种事情是不得不做,千百年来,都如此,倒也是,没什么好说的。”
有些无奈的点了点头,即便自己身为一国太子万人之上,朱标只觉得自己一时间一个头两个大。
对于这样憋屈的事情, 依然找不到太多解决方法。
君不见历朝历代对于这些作恶多端的衍圣公都抱着一而再再而叁的忍让态度。
那毕竟是孔子的后人呀。
孔夫子光照万世。
作为一国之君, 又怎么忍心加害于他的后人呢?
所以就造成了历代的衍圣公多行不法, 而朝廷偏偏拿他没办法的局面。
孔子,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所倡导的儒家思想贯穿中国伦理发展,更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最核心的部分。这个被后世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的思想家、教育家,光是被中国乃至世界奉为“圣人”的标准就有着上千年的历史。正如战国思想家孟子对孔子的评价那样“自有生民以来,未有孔子也”,孔圣人以后的两千多年中,也再未有人能达到如此高度、能对后世形成如此影响。
有鉴于此,更有鉴于儒家学说对皇权统治的积极作用,自西汉开始,孔子的嫡传后人就开始“蒙荫先祖孔子荣耀”,获得世袭爵位的晋封。从“奉祀君”到“褒成侯”,再到“奉圣公”和“衍圣公”封号的反复,直到公元1104年宋徽宗赵佶将孔子嫡传子孙的世袭封号——“衍圣公”确立。
从北宋崇宁叁年,到1935年民国政府将“衍圣公”的封号正式改为“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仅此固定封号便历经800余年而不断,对于孔氏嫡传后裔而言,可谓经久不衰、世代腾黄、地位显赫。
可随着《孔府档桉》和各朝官方文献等历史资料的逐渐现世,人们却为这个被历朝历代宠上天的“衍圣公”起了一个新的名字——七十二代家奴、二十五朝贰臣。
孔府正门
王朝更替中的“优良传统”
在南宋的动荡时期,“衍圣公”同时领受着南宋、伪齐、大金和蒙元的供养和爵位, 似乎有着违背孔子所倡导的“忠君爱国”思想;
元末明初时期,孔子的五十五代孙、衍圣公孔克坚向元顺帝上疏献策“今勤王之兵颇众,与之决战,盗可平也”,然后转脸又向派儿子孔希学代替自己去南京朝见朱元璋。如此首鼠两端,自然不被朱元璋接受,一道措辞严厉的谕旨后,孔克坚诚惶诚恐,主动赶到南京拜见新皇帝,再一次为孔氏后代换回了200余年的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