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子到晒场还不能立马碾,还要晾个大半天才行,晾干以后,家里的两头骡子和一头牛齐上阵,拉着石碾子在麦子上来回碾上半天。
麦粒和麦秆就分离了,碾平的麦秸秆用木叉挑出来,抖几下把麦粒全部抖下去,装上车拉回家。
家门口去年垒麦秸垛的地方又垒起两座两米多高的新麦秸垛,散发着天然的麦香。
成了家里几个娃最近的新宠,没几天麦秸垛四周都是被挖出来的洞,小娃躲过睡过以后,又成了家里两只狗的窝。
找不到小娃和狗子的时候去麦秸垛里找找,一般都能找到一两个。
麦秆拉回家,麦粒留在晒场上晒半天,家里骡子和牛一齐上阵,在麦粒上来回碾半天,干脆的麦壳就差不多和
麦粒分离了。
静姐和曲二婶,并几个小孩,也趁机上车赶着骡车,感受了一下用石碾碾麦子的感觉。
麦子脱壳光靠人力不行,得向大风借力,前几天怕下雨的村里人,现在又都祈祷着白天能起风,起一场大风,他们也好趁机杨场。
“嘁嘁嘁嘁,赶紧走!”几个帮忙看麦子的小娃,一溜烟跑过来,扬着手里的棍子驱赶来偷食的鸟雀看。
还有趁人不注意,溜边摸进晒场的鸡鸭们。
棍子带着风声打来,落在麦子中间的雀子受惊,蒲扇着翅膀飞离,却不愿离开,而是落在不远处的树上,歪着绿豆眼瞪时机,人一走它们立马又飞下来偷食。
这可把阿安和峻哥几个气坏了,嗷呜一声又去驱赶雀子。
阿满和曲二婶几个,坐在树荫下,摇着蒲扇闲聊,看孩子们这个样子也不拦着。
这才来几天,曲二婶和静姐并几个孩子,已经完全是一副乡下人模样,一身细棉布衣服,头上打着同色头巾,要是不看脸和手,光看背影和乡下农妇没有区别。
尤其是静姐,学阿满扎两根麻花辫,头上戴一块花布,俨然就是乡下姑娘。
峥哥赶着空骡车过来,把最后一堆麦秸秆叉进车上,一群小娃也跟着来热闹,人小力气也小,木叉子还没举到车板上,上面的麦秸秆就掉的差不多了。
曲二婶看不上去,上去一人一巴掌,全赶走了,阿安领着一群小娃哈哈笑着躲开,
身上头上沾着麦秸秆到处跑,麦秸秆落了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