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分。于是也没多说,直接按十斤算。
他出门没带钱,身上只有不到二两碎银子,通通地都给了刘景仁。
刘景仁和杨氏忙推辞,说他们给他多少东西,自然就该拿多少钱,断断没有多拿的道理。
董贵山又说了些感恩的话,又央烦莲子多为他的酒楼想想计策,将银子直接塞到了莲子手中,这才上了马车,离开了莲子家。
既然他给了,莲子也就不再推辞。她那么好的点子,怎么着不值上几两银子。
看着马车离去,莲子忽然想起来,还有事情忘了交代,冲董贵山离去的方向喊道:“掌柜的,劳烦你回去找个技艺好的工匠,我有些设计得和工匠商量一下。”
董贵山从马车车帘里探出头,喊了一声“记着了”,扬长而去。
莲子将董贵山给的银子交到杨氏手中,笑道:“以后又要辛苦娘了。”
杨氏笑着揉了揉莲子的头,说道:“娘辛苦不辛苦的不要紧,看着你们好了就行。”
莲子嘿嘿一笑,道:“娘好了我们才能啊,所以爹娘都要好好儿的。”
听她这么说,杨氏和刘景仁心里甜滋滋的,忽又听栗子说道:“我也要开个铺子。”
“呦,你开的啥铺子啊?”杨氏笑向栗子问道。
栗子将头一扭:“不告诉你”,说着转身进了堂屋,留下一家人笑作一片。
今儿已是腊月二十九,虽然这几日忙着做点心、卖点心,但是家里还是趁着有空的时候,将年货都收拾了。炸鱼、炸丸子、炸豆腐干,做豆腐、做馒头,里里外外地打扫庭院,这些活儿一样没落。
过年正是张掌柜铺子的旺季,因此去年一个年,不停地做果脯,过年也过的十分仓促。
今年从春上开始,莲子就开始做果脯。春天有草莓、樱桃,夏天有桃子、杏子、李子,秋冬有苹果,到年底的时候,已是囤下了不少货,所以今年过年才得以稍微清闲一些。
大年三十,按惯例又要一大家子人在一起过。
杨氏一大早就和刘景仁抱怨:“你说咱自家过年,那得多舒坦,非得到那边去惹闲气。”
虽然这么说,但是她也知道,分了家并不表示完全断开,要是连逢年过节都不过去,那得挨多少骂。
刘景仁只是憨厚地笑,不好说什么。
“把新做的衣裳都穿上。”杨氏向孩子们道,她就是要让他们看看,自家分了家之后,过得有多滋润。
谷子和豆子的新衣裳,一直都没舍得上身,平日里也只是穿家常的旧衣。
“穿就是,不就身衣裳吗?穿旧了再做!”杨氏此时竟变得十分豪气,让莲子不禁想起她上次在集市上,就是不给公婆买尺头的事儿。
谷子和豆子相视一笑,进了西屋去换衣裳。
莲子和杨氏想的一样,起床的时候就换上了新衣裳。
至于栗子,更是不用说,早就上了身。
“娘,你看我。”栗子磨叽了好大一会儿,才从西屋出来。
杨氏定睛一看,只见她今日竟没梳小抓髻,而是将头发编成了两股小辫,每一股小辫的尾端都扎上了一朵大红的绒花。
再看她的脸,两颊涂上了薄薄一层胭脂,嘴唇上也抹了。
栗子眨巴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看着杨氏,配上这大红的新衣裳,竟是说不出的喜庆,说不出的可爱。
杨氏心中的怨念不禁消散了,笑道:“就你最臭美!”
栗子扬了扬下巴,翻了个白眼,做了个俏皮的鬼脸,笑道:“那也比只臭不美强。”
一句话逗得杨氏哈哈笑了起来,口中直道“这死丫头”。
虽然栗子最爱美,但是莲子不得不承认,她在这方面着实有些天赋,要是好好发扬发扬,再挖掘挖掘,说不定真的能成气候。
只是,不知爹娘同意不同意,毕竟是女孩子,抛头露面地出去,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