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图形,那你很有可能就是鼓捣半天,甚至好几天也不一定能够做出完美的图案来。
可是使用眼前这套程序,那些工程师居然只用了几分钟。
甚至全程都没怎么动手,更夸张的是,他们甚至连打开软件,都是使用语音控制的。
这样的骚操作,可是把马院士看的眼睛都直了。
再等到看到电脑屏幕上,他们使用的工业机器人,模拟加工出这样一个导流罩的画面的时候,马院士和他的团队,甚至又一种突然要热泪盈眶的冲动。
这尼玛……也太妖孽了吧!
要知道,这个环形整流罩,可不是普通大小的。
这玩意直径就有两米左右,这么大的一个工件,可以说必须要使用专用设备来生产的。
因为对工件一体成型的要求比较高,他们以前也尝试使用过浇铸的工艺来完成的。
但无奈因为工件体积太大,这前期的建模工序就非常麻烦。
而且国内现在还真就没有这么大的筑摸设备,就算你全靠手工完成建模,可也没有这么大型的浇铸设备配套。
以前他们也强行浇铸过几个工件出来,可无奈内部腔体的旷量实在太大,最终在水下会引发严重的漏水问题,密闭性怎么也解决不了。
最终只能无奈的放弃了浇铸的办法,后来只能选择了模块焊接的工艺。
虽然精度上比浇铸的要好,但其密闭性方面还是又一定的缺憾。
虽然能对付用,但后期还是要频繁的进行保养,这样就大大提高了维修保养的成本。
所以这种系统,一直没能大面积推广使用,就是因为他在等一个新型一体成型的工艺的出现。
而现在当他们在电脑上,看到人家使用模拟的机床,来模拟生产这种大型环形导流罩的时候,他们是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了。
尼玛,这看起来也太简单了。
要知道在米国,和德国现在确实又这种大型的立式机床,专门加工船舶和军舰使用的大型工件的。
不过这些设备,想要生产一款新型的工件的时候,那可都是需要工程师们碰头开会。
来研究整个工件的加工工艺的,毕竟一块大铁坨坨,从哪里开始下刀,第一步要加工什么,然后第二步在加工什么出来。
这些你都要事先设计好了,然后编写程序,最后才能操作机床进行加工生产的。
也就是说,如果你加工一款全新的工件,那你就要进行一次重新编程。
而这个编程可绝不是那么简单的,要设计师,和机床操作工程师联合开发的。
设计师就相当于软件行业的pm,你要把自己的诉求讲给开发者,然后开发者,会根据你的要求来进行软件编程开发。
如果某个地方不符合你的要求,你要及时和工程师沟通,进行更改,直到完全满足你的要求为止。
甚至有些设计师解决不了的问题,最后都是一线的工程师,现场给解决的。
而现在,人家星火科技的工程师,居然根本就没用他们出场。
直接就让他们把环形导流罩的要求,以及重要参数说出来,然后人家长及在程序里建模。
在根据这个模型,结合自己机床的性能,直接就给遍了一套生产程序出来。
这尼玛,得是什么样的技术储备?
这也就是为什么,马院士团队忽然都有种要迎风流泪的冲动的主要原因。
他们搞开发这么多年了,什么时候工作完成的这么顺利过?
以前他们设计出一款装备出来,要拿去加工的时候,总是要和开机床的师傅不断的解释。
我们这个工件要求什么形状的,参数都给你了,反正你给我按照这个标准来生产就行了。
可实话实说,国内那些操作机床的工程师,理论和技术水平真的就差远了。
你让他们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