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p>
而且西域之人跟他们中原的人不一样,不管是习惯风俗,还是剩余的方方面面,夭夭有办法?</p>
看完了夭夭送来的信,这信上的内容,真的是让他一时间有些激动。</p>
然而……</p>
又觉得夭夭想得太过于理想。</p>
似乎根本不可能实现。</p>
不过夭夭有一句话得很对,“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p>
他觉得,光凭这句话,就应该能让自己的左庶子,不得不重新考虑一下重新修缮乾阳殿,毕竟,这可是北辰的粮仓所在,重中之重,肯定要有一个重量级的人坐镇在这里,而这个最佳人选,自然是李承乾自己,那他不能没有办公的场所吧,所以,咱们就重修一下乾阳殿吧。</p>
夭夭的话实在是登不得大雅之堂,所以,他自己又重新写了一遍,而且润色过后。</p>
这才把牓子让人送了出去。</p>
当然,送肯定是直接送给皇帝的,牓子上,正因为东都如此重要,儿臣已经打算长期镇守在这里了。</p>
皇帝也没想到,他让自己儿子去劝手下的大臣,结果太子倒好,直接给他上了这么一份牓子。</p>
这份牓子上所的内容,只能,有些超出了他对太子原本的预期。</p>
因为,能以如此高度来看待问题的,可不多,甚至……太子这一番新奇的论点,毫无疑问也是让皇帝眼前一亮。</p>
为此,皇帝也是把所有宰执大臣都召了来,想看看这些人又是什么反应。</p>
七位宰执大臣在看完了那篇牓子后,也都惊诧非常。</p>
一方面,不得不承认,太子殿下的目光超前,然而另一方面,又不免有些担心,这不会又是一个武帝吧。</p>
不过不对啊!</p>
太子殿下平时看上去不儒雅随和,但也不至于动不动就拿行军打仗来作例子吧。</p>
虽是这样,但从对‘下’的认识来,太子殿下的确超过了他们。</p>
尚书右仆射封德鸿对于这种给太子殿下拍马屁的事情,向来都是毫不吝啬的,也是很快站出来道:“殿下深得经邦之要,陛下可喜可贺啊!”</p>
但像是我朝所占之地,不过是盛满水的水缸里的其中一瓢而已,这样的话,或许,也只有太子殿下敢了。</p>
这篇牓子当中,其实有好的地方,也有不好的地方。</p>
不过,虽有不尽人意的地方,然而,看好的人,也并不是没樱</p>
比如卫国公李牧,作为武官大于文官出身的他,其实他也算是文武双修了,只不过他带兵打仗更厉害而已,便对太子殿下这种想法很容易接受。</p>
而且,他对于太子殿下所列举的比喻,也认为很生动贴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