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忠很快就从工具间找了一把焊接车刀递给赵小匠,让他装夹在刀架上,开始试车一刀看看。
可赵小匠接过车刀,拿在手里看了一眼,就还给刘忠了,搞得刘忠有点莫名其妙,生怕赵小匠只懂点皮毛,手上没真功夫,自己就要竹篮打水一场空了。
赵小匠也没管刘忠的表情,自顾自说着,“你这把车刀前角大,后角角度怕有10度了,还有刀尖圆弧半径得有2mm,卷屑槽又小,明显是把精车刀,还有你这工件的表面坑洼不平,还有很硬的氧化层,装这个精车刀上去,一点都不吃力,又不能断屑,最多几下不是刀尖不是崩了,就是给高温烧坏了。”
“可以啊,小匠你磨刀的手艺不赖啊!”刘忠问。
刘忠听了赵小匠对车刀的分析后,心里算是有底了,这会车床的师傅都明白,三分手艺,七分刀具,这磨刀可不像操作机床,没个几年的功底,还真入不了门,这车刀只是在赵小匠手过了一下,赵小匠就能说出其中的门道,就算不是高手,也个是个上过手的学徒工开粗应该没问题。
“我磨的刀还凑合,一般的产品还能用,你给我这把精车刀,磨刀的师傅应该有20来年的经验了,车刀后角控制在6.9°,不过我看这师傅这几年干的活太少,手艺有点生疏了。”赵小匠边摸着车刀边说。
“小匠,6.9°!你这都能看出来,还精度到0.1°!”刘忠有点不信。
赵小匠之所以能报出车刀后角的角度为6.9°,是因为赵小匠从小就有一种能力,他用眼睛和手的触觉感知工件尺寸的本事,精度在0.1以内是不用校准的,要是精度高于0.1mm,比如0.01mm厚的工件时,赵小匠就要使用量块校对自己的感觉了。
当年赵小匠的爷爷发现赵小匠有这个能力后,那是万分高兴,可是后来赵小匠也因为有了这个能力,学了10年,也就是把江机厂的里的车铣刨磨等机床学了一个遍,但是因为他不仅对工件有超强的感知力,对运动的机床也有超强感知力,比如赵小匠可以通过车一个工件,通过手上的触觉,把车床的精度给感知出来,可什么都知道未必是好事,因为赵小匠超
强的感知能力,让他的身体吃不消,所以最后,赵小匠的爷爷出于对赵小匠的身体考虑,也就不让赵小匠在学了,不过赵小匠的本事相比一般的师傅来说还是强上不少,毕竟一般的机械加工都是.01mm以上的,只是赵小匠不能成为爷爷期望的巨匠,多少让赵小匠有些难过。
赵小匠没有回答刘忠的话,只是跟着刘忠去了工具间。赵小匠见刘忠打开了一个叫刘诚的工具箱,赵小匠心想这是刘诚应该就是早上刘忠在电话里二哥了,想必这刘忠能用实训车间里的车床车工件,也是有很深的关系。
刘忠在刘诚的工具箱里翻了好久,只找到了一把机夹刀,焊接刀倒是有好几把,焊接用的四方形硬质合金刀片有二十来片,可是唯独机夹刀片就只有几片。
焊接刀片数量多主要是价格便宜,像常用的YT14((硬质合金)刀片才3块一片,而机夹刀片最便宜的也要10块左右,除了价格相差大,机夹刀片是买做好了的,所以精车的刀片只能精车,粗车的刀片只能精车,焊接用的硬质合金刀片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己磨刀,不过这样费人工,对师傅的水平要求也高。
加上普车的多是开粗,机床转数慢,吃刀深,工件的表面变化很大,更需要灵活多变的刀具,硬质合金刀片更实用,因为机夹刀片更适用在工件表面均匀,追求高转数,小进给的数控机床加工。所以普通机床车间配发的硬质合金刀片多,机夹刀片少。
“就一片开粗用的机夹刀片,其他不能用。”赵小匠把所有刀片,分类看了一下。
“这下就麻烦了,看来我二哥放假之前忘了领刀片了。”刘忠拍了一下脑袋,又说,“小匠,你会焊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