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104 章(2 / 7)

想归降大宋,陆大人怕惹出事端不愿意接纳,种将军劝了好久才让他松口。后来西夏那边派人来索要那个归降的部落,陆大人遇到这种事情就慌,最后还是种将军出面把西夏人呵斥回去。

就连这次绥州归降,陆大人的意思也是不想接纳。

苏景殊:……

真有这种大傻子啊?

主动送上门来的地盘为什么不要?非得地盘归西夏才开心?

而且绥州还不是毫无缘由的主动来降,那是种将军筹谋已久连哄带骗又恰逢西夏换成梁太后掌权才骗过来的胜利,花那么大的力气要回来的地盘,怎么能说不要就不要?

这次天时地利人和俱全,鬼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等到第二次这么好的机会?

包大人说的没错,那位陆大人的确不适合去边关。

大宋的兵权分配本来就奇奇怪怪,枢密掌兵籍、虎符,三衙管诸军,率臣主兵柄,各有分守,互相制约。

率臣就是安抚使、经略使等管,本朝凡出师征战,都要临时委派武将作为统帅,但到澶渊之盟签订后,任用文臣统管地方军政便逐渐形成了惯例。

如同枢密院一样,帅臣主兵也逐步演变成了文臣主兵。

兵部也一样,即便名存实亡也都是文臣。

除了三衙管军还是武将之外,朝廷几乎所有和兵权有关的部门都被文臣占据,恶性循环下来,武将的地位越来越低。

武将辛辛苦苦要回来的地盘,到文臣那边又轻飘飘的送出去,这是什么道理?

离谱两个字都不足以形容那些人的脑回路。

白玉堂咬牙切齿,“我感觉我当官都比他强,至少我不会在不该怂的时候怂。”

苏景殊重重点头,“就是就是。”

他们上他们也行。

把打仗的活儿交给武将,把治理边关的活儿交给手下文人,他们只要辛苦辛苦多下去考察,尽可能的减少底下人欺上瞒下,他们也能当个顶顶好的好官。

不争馒头争口气,打死都不能怂。

什么人嘛!

() 公孙策看他们俩义愤填膺的样子,感觉一时半会儿都冷静不下来,于是让他们去外面平复心情。()

他啊?他这些年见多了这种事情已经习惯了,再糟心也不耽误他整理文书。

?醉酒花间提醒您《[北宋]给苏轼当弟弟的那些年》第一时间在[]更新,记住[(()

包大人也是如此。

很明显,景哥儿还没历练到他们这种心静如水的境界,再在书房待下去怕是连笔都能掰断。

“就是很气啊!”苏景殊将笔放回远处,把桌上的文书摆放整齐,然后和白玉堂一起出去骂,“他们知不知道要回来一个州有多难?给的不是他家的地他不心疼是吧?”

白玉堂撇撇嘴,“不是我家的地我也心疼,糟践东西也不带这么糟践的。”

两个人杵在廊檐下骂骂咧咧,越骂越气越气越骂,气的白五爷甚至有了从军的冲动。

他要是将军肯定不会让那些文人叽叽歪歪,来一个砍一个来两个砍一双,五爷的大刀不是吃素的,砍他们跟玩儿似的轻松的很。

幸好西北有狄青在,不然那个陆大人肯定会把种将军欺负死。

不想让种将军打仗就别让他去镇守青涧城,让人家去了就别再指手画脚,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道理不懂啊?

哦,他们还真不懂。

不只那位陆大人,还有朝中很多大臣,书上写的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他们学完之后就变成用人要怀疑怀疑也得用,主打一个怀疑一切。

展昭悠哉悠哉听着他们在底下骂骂咧咧,听着听着愣是给听困了。

种将军劝降嵬名山的来龙去脉他知道,西北军拿回绥州的确不容易,种将军立大功。

西夏党项人部落林立,比起西夏皇室,部落首领在党项百姓之间的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