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时候这么努力读书,现在就不会混这么惨了。”
“强烈安利《流浪地球》,太震撼太好看了,好不夸张地说,全程,全场无尿点,我连尿都顾不上喝!!!”
......
整个暑期档的开端,只有《流浪地球》一部电影上映,之前剧组的一个月路演和小范围的点映,已经传出了口碑。
今天正式上映,无数观众的评价和之前点映时一样,大众再也没有了顾虑。
帮随着网上无数的赞誉,从傍晚开始,票房也开始了疯狂地上涨。
到了晚上九点多,基本上票房都稳定了,《流浪地球》的首日票房也来到了惊人的3.7亿!
第二天星期五,单日毫无疑问地破了4亿,拿到了4.3亿。
第三天星期六,第一个工作日,单日票房也创造了春节档之外的新纪录。
单日破五亿!
在此之前,只有《捉妖记2》在春节档大年初一,拿过比这高的票房。
星期天,本身票房已经到了极限了之前首日也有六亿的《复仇者联盟4》那是一个系列积累的观众,再加上最后一部,还有动辄上百甚至上千的天价票。
票房稍稍下滑了两千万,第四天拿到了4.8亿。
首周末四天,总票房17.8亿。
一个足够的吓人的数字,即便《流浪地球》的制作成本也足足有五个亿。
票房大爆,口碑也爆了,而且还是国产科幻,就意义上来说,绝对不比掀起影视行业爱国热潮的《战狼2》,以及振兴国漫的《哪吒》。
各大党媒、官媒,也不吝版面,疯狂地报道者《流浪地球》。
不是网络新闻,珍贵无比的纸质新闻版面,也给《流浪地球》留出了足够的版面。
“《流浪地球》中体现的华国式亲情观念、英雄情怀、奉献精神、故土情结和国际合作理念,电影不再是超级英雄拯救世界,而是人类共同改变自己的命运。
这样的理念,是对好莱坞科幻电影叙事套路的突破,将华国独特的思想和价值观念融入对人类未来的畅想与探讨,拓展了人类憧憬美好未来的视野。
—《人民日报》
这个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官媒,从国产电影对几乎被好莱坞代表了的科幻类型电影做出突破来分析电影本身。
确实,郭凡从筹备的时候,就准备做一部充满华国特色的科幻片。从内核、剧情上,都是如此,连最表面的特效,也都是走苏联工业美学风格,而不是好莱坞美学。
“《流浪地球》剧情中的种种反套路设置,是对于末世危机面前人类命运共同体更为科学合理的设想,并做出了华国特色,山挡路了移走,海成灾了填掉,天破了补起来,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女娲补天。
这些融于华国人血脉中与天地抗争的豪情,与面对末世争生机、寻希望的电影主题异常合拍,影片凸显不惧牺牲的集体主义精神的饱和式救援。
首先在于它掐中了观众痛点,成为国产科幻电影攀登世界先进水平的重要标志,满足了国内观众对国产科幻大片多年的期待,更重要的是,影片具有华国特色,是富有华国气质的独特创新。”
—《光明日报》
...把精卫填海、愚公移山这些典故都拿出来了,也是很有特色、很官方的一篇文章。
反正官媒基本上都是从这些方面去评价电影的。
像电影频道旗下的电影网,这种针对性的电影网站,就从国产科幻的发展历史来谈起。
“在《三体》中曾有过这样一句话:在华国,任何超脱飞扬的思想都会砰然坠地的,现实的引力太沉重了,或因民国科技水平所限和战乱动荡,国人于电影中对外部宇宙的想象始终是欠缺的。
1963年由魔都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拍摄的31分钟短片《小太阳》问世,电影以原子核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