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科学院所记录的,由数百万个不同团队提交的实验需求短时间内便突破了一千万件,其中涉及到超大型的科研设备数千座,中等的,小型的更是高达几十万个。在到达下一个星系的时候,总数更是高达2000余万个。
暗力子是空间和物质的交互粒子,掌握了暗力理论之后,人们便可以省下“重力”这一道手续,直接通过暗力子来对空间施加影响。由此,航速获得极大提升便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事情。
在二级文明阶段得到广泛应用的核裂变和核聚变,其质能转换效率分别为015和07左右,到达四级文明,掌握了夸克裂变技术之后,质能转换效率可以达到14左右。
人类文明到了此刻,终于历史上第一次将夸克聚变之间所蕴含的庞大能量释放了出来!
无论什么样的物质,不管它是剧毒,还是人人嫌弃的恶臭垃圾,又或者星系之中随处可见的石头、小行星、水冰、陨石,还是钢铁战舰的残骸,强辐射物,等等等等,理论之上宇宙之中的一切物质,全都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被人们转化为能量!
如果能级太低,那就什么都不会发生。能级够高,就可以发生核聚变。能级再高一些,再搭配上一些暗力理论方面的应用,微观粒子的基础组成,夸克,便也会发生聚变,重新组合成新的重子,并在这个过程之中释放出能量。
短短几个月时间之后,这个恒星系的数颗大行星、上百颗矮行星之上便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来了数不清的基地和工厂,整个恒星系几乎一瞬间便热闹了起来。
那是由有的位于星球地表,有的位于地下,有的位于太空的总计上百座大型基地构成的综合性实验基地。
它无需打破夸克禁闭,只要令较轻元素的原子核猛烈碰撞在一起即可。
进入了超光速航行阶段,一些大型实验就不方便去做了。科学家们便只能进行一些理论性的研究,并将自己想要做的实验暂时记录下来,等待舰队再一次停靠星系之后再进行。
也即,人们首先可以通过夸克裂变,将相当于物质14的质量转化为能量。
如果算上被驳回的、未经消重之前的,实验需求的总数会立刻突破亿级大关,就算韩阳全力以赴,再加上整个人类文明所有的工程力量都不够用。
这还是经过了科学院审核,经过了归纳、消重之后的实验需求。
夸克聚变的原理说来也很简单,与核聚变类似。
更快的超光速航行技术之上。
最终,在突破了某个极点之后,像是发生了什么奇妙的反应一般,这一团氦气忽然间“活跃”了起来,一刹那间便有巨大的能量从它内部涌现,猛烈的爆炸之中,特意做了防护处理,甚至于应用了重力多重护罩系统的试验设备瞬间变成了一片残骸。
也即,从此刻开始,自己已经初步掌握了夸克聚变弹的制造技术。
不管这究竟是什么物质,只要有物质就有能源!
这对于一支舰队来说,其意义就太过重大了,重要到足以排在第一的位置,任何其余实验的优先级都要在它后面。
为什么此刻会有这么多的实验需求?很显然,这是因为基础理论刚刚突破,众多应用研究全面铺开的缘故。
足足尝试了三十多种实验方案之后,最终,在这一次试验之中,人们观察到了让人兴奋的现象。
这种状态,是不可延续的。
人们还在继续压缩这一团氦气,继续提升它的密度和温度以及压力。
起航准备始终在按部就班的,按照时间线规划进行着。终于到了起航的时候,所有人类也全都回归到了飞船之中。
因为它本质上是通过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