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后登基大典
有史以来,皇帝登基的时候同时册封皇后的不在少数,就算大宁一朝,先帝和如今的太后也是现成的例子。
但是只有凤凌寒,是在登基大典当日,和墨云汐执手并肩行走在宫人和百官的瞩目之下的…
这是凤凌寒的坚持,其他人拦不住、也没资格拦着。
况且依照墨云汐在军中的声望和她这两年的所作所为,同新君一起参加登基大典,这也是她自己凭着实力争来的,那些上了年岁的官员虽然觉得不合规矩,却也没什么理由对此说三道四。
而且既然新后跟着新君走甬道,那么这登基大典的礼节就要连同新后一起顾全,这也是
文武百官对于新后的认同。
十二章纹的玄色冕服同十二行翔翟的深青色袆衣庄重而肃穆,凤凌寒的右手与墨云汐的左手相牵,两人走在甬道的中间,所到之处,宫人、乐师、文武百官纷纷下跪,直到两人到了金殿之下,阶前的香案旁。
夫妻二人一左一右绕过了香案,之后便转过身站在了香案之后,迎接所有人的跪拜。
百官整整齐齐四拜之后,一起起身,礼部尚书秦良义从礼官手里双手捧过放着登基诏书的雕花托盘,到香案之前跪下,将诏书双手举过头顶。
凤凌寒自托盘中取出诏书,在香案之上先帝的灵位前打开,之后取出传国玉玺,同墨云汐两人一起将印玺印在了诏书之上。
依着祖制,给诏书盖玉玺的时候只能新君碰触玉玺,然而墨云汐已经连甬道都走了,百官也不好再辩驳什么,便任由他们这样去了。
之后墨云汐合上了原本该由凤凌寒亲手合上的登基诏书,又放回了托盘之中。
原本除了皇帝的登基诏书之外便没有其他了,然而这次除了皇帝的登基诏书,还有新皇后的册封诏书,册封诏书则是直接由凤凌寒自己盖上了印玺,放回了托盘之中。
秦良义双手托着托盘退下之后,凤凌寒与墨云汐先是对着金殿的方向四拜,再是对着香案之上先帝并先太子的灵位四拜之后,帝后二人便由康顺王引导着向金殿之中走去,百官随后跟上。
走在凤凌寒与墨云汐的身前,康顺王难免有些感慨。
当初先帝凤承天登基的时候也是他做引导的,转眼二十余年过去了,这二十多年的变化是当初他无论如何也不敢想的。
不过对于百官能接受墨云汐参加登基大典这件事,康顺王其实并没有想到,因为墨云汐
等同于和凤凌寒一样,要走完整个登基大典的流程,若非登基诏书上面是凤凌寒的名字,说这是墨云汐的登基大典都能说得通。
引导着凤凌寒与墨云汐到了龙椅之下的台阶处之后,康顺王便退到了一边,而其余公侯子弟、文武百官也如上朝时一般分列站好。
凤凌寒与墨云汐携手登上台阶、端坐于龙椅之上后,礼官鸣赞,金殿外鼓乐齐鸣,文武百官齐齐四拜。
礼乐声停之后,百官再度起身,宣读官、展读官以及礼部尚书秦良义上前。
秦良义将手中捧着的托盘交与展读官后归列,与百官一起再跪。
等到文武百官跪好之后,宣读官开始宣读新君的登基诏书。
依照祖例,新君登基诏书完毕之后便是下一步了,只是现在多了个墨云汐,所以宣读官只能在读完登基诏书之后再宣读新后的册封诏书
。
宣读完毕之后,展读官将诏书交还给礼部尚书秦良义。
之后礼乐起,百官跪伏行礼。四拜之后,礼乐停止,百官起身。
三呼万岁之后,百官再度四拜行礼,又单独给新皇后行礼,新皇的登基大典才算结束。
礼毕之后,新君、新后起驾离开金殿,百官亦随之离开。
依照常理,皇帝皇后的寝宫自然是分开的,只不过凤凌寒不存在后宫,只有墨云汐一个皇后,所以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