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说那李峰打得好!那些建奴现在都被他打怕了,围住了十三山堡也不敢进攻了。”
朱梅却是担心的说道:“许公公,这些建奴围住了十三山堡,围而不攻,定然是在等待援军。李峰昨日将建奴的一个牛录斩杀殆尽,建奴必定会大举南下。他们数百人围而不攻,必定是向广宁的建奴求援。若是广宁的建奴前来,必定会是数千甚至上万大军前来。若是那样,建奴会不会越过大凌河西渡南下?我锦州一带的屯堡还没有完全建好,恐怕到时会有所闪失啊!”
许秉彝这才知道那些将领们担心的是什么,鼻子里哼了一声,他说道:“这么说来,这个李峰给咱惹了大祸了吗?”
众将一时无语。
袁崇焕吩咐道:“诸位,形势严峻,各个城堡要严防死守,加强戒备,严阵以待。但是鞑子气势汹汹而来,任何人都不得出城浪战。本官已经向孙大人禀报情况,请他派出大军支援。”
这一夜,远在山海关的孙承宗也是没有睡好觉。他去年的冬天,在辽东严寒的情况下,身体受损严重,这段时间正卧床静养。但是今天一日三封捷报让他一下子就从床上蹦了起来。
第一封捷报,是三月初六,李峰奏报斩了十五名建奴。这份捷报本该早到山海关了,但是袁崇焕出于一点私心,并没有立即发出,而是压了一天,还没有用八百里加急,为的就是将事情往后拖一拖。因此这份捷报到了今天中午才到了山海关。
孙承宗看到第一份捷报,没有当一回事,只是在地图上分析了一下形势。他也不看好,李峰能够在那个地方将堡垒建成。李峰此人,他是听京城里的同年在信中提到过,阉党一伙,据说陪着皇帝陛下干木匠活瞎胡闹,因此赏了一个官当。这样的奸佞小人,死了活该。
孙承宗就是一个东林当然,当初李峰到了山海关的时候,孙承宗就没有见他。一个是地位悬殊太大,另外的一个方面,就是双方的屁股坐的就不是一条凳子。将李峰派到宁远去之后,听袁崇焕的奏报说许秉彝让李峰去十三山修堡,这才觉得有些不对劲。但是他也没有反对,只是任由这个奸佞小人自生自灭。
只是没有想到李峰却在渡河的第一天,便来了一场小胜,将十五个鞑子的头颅送到了山海关。到了这个份上,孙承宗倒也不是那种狭隘的人,便立即将此事上奏朝廷。
傍晚的时候,从关外的烽火墩传来了消息,鞑子南下了。孙承宗连忙拖着病体,从床榻上起来,召集各个将领开会,并且飞马往京城报信。
到了晚上的时候,第二封捷报就又到了,孙承宗一看,好嘛,三月初七人家又砍了五十八个建奴的脑袋,十三山堡也建了一人高了。
一看到这份捷报,孙承宗的身上马上就出冷汗了,发生了如此大的战事,建奴必定会怒而报复,难怪下午会有烽火狼烟,想来是报复的建奴骑兵已经到达了凌河附近了,因此必须马上加强戒备。因此便下令个城加强戒备,山海卫的兵马做好战斗的准备,随时准备出关支援。
谁知道到了半夜的时候,又来了一份捷报,却是三月初八中午,李峰在十三山堡又大破建奴,斩杀敌军七百零九人,包括一名牛录额真。同日,大凌河堡又杀敌一百人,退敌上千。而且捷报里还写道,十三山堡已经筑起一丈多高,只需再等几日,十三山堡即可建成。
一看到这里,孙承宗顿时就大叫一声:“元素误我!”
第一份捷报押后一天还不用加急,他如何看不出袁崇焕借刀杀人之心。可是如此一来,关内驰援十三山堡的绝佳时机已经错过了。
这个时代的通讯条件就是这样落后。烽火台虽然能够很迅速的将消息传递回去,可是传递信息却是十分有限。详细的东西,还得要靠战马来传递。
孙承宗半夜就发布了命令,让山海关参将宋伟即刻做好准备,天亮就带领五千人马出发,前往大凌河堡,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