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其他类型>[三国]陛下何故谋反> 64.龙潜于渊45 王佐之才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64.龙潜于渊45 王佐之才(2 / 11)

了她,又将信件交给了她。

看完信件,在她意料之中,毕竟性命攸关,谨慎些是没有错。

“昔日光武帝大军南下兵发雒阳,却遭到朱鲔拼死抵抗,眼看战事陷入焦灼,光武帝便派遣朱鲔旧部岑彭前去说降。可朱鲔与光武帝有着杀兄之仇,生怕投降后会被杀之而后快,光武帝得知,便指洛水为誓,发誓前尘旧怨一笔勾销。而之后光武帝也确实遵守诺言,不仅没杀朱鲔,还让其封侯拜相,成就一段佳话。

如今朕也愿效光武帝故事,指洛水为誓,若刘季玉愿接受朝廷任命,朕不但不追究他的过失,还要拜他为平狄将军、加封扶沟侯。”

刘谢所说的这两个封号,都是朱鲔投降后光武帝给他的官职和封号。做到她这个份上,谁都能看出她的诚意。

但这样还不够,她还要派一个和益州那边说得上话的人代替她去传话。而法正,再适合不过。

“孝直,你可愿为朕走一趟?”

“为陛下分忧,乃是臣之本分,臣必不负陛下重托。”

次日,刘谢以法正为使臣,星夜赶往益州。

她站在高耸的城楼上,目送着法正离去,看着远处愈发渺小的身影,她没来由想起刘艾……那个为国尽忠却身首异处的汉使,刘满的父亲……

为防万一,在法正出发前,她写了封密信给驻扎在汉阳的皇甫嵩,让他秘密调派人马走五丈原前往祁山,屯兵于此。若刘璋不降,便从祁山攻入益州,直取成都。

两手准备,方保万无一失。

事情比料想顺利,在一个月后,她便收到了刘璋投诚的消息,她自然信守诺言封其为扶沟侯,迁居雒阳。

在交接益州时,汉中张鲁也望风而降。刘谢便这样只花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门,兵不血刃拿下益州。

关于张鲁后续安置,刘谢并没有过多为难他,收了他的权,让其好好修他的仙去。

拿下益州头号大事,便是将甘蔗运往益州栽种,与之配套前往的还有大司农底下的一众属官,专门去传授种植经验。

甘蔗生长周期是一年,也就是一年之后,她便能收获众多甘蔗。与此同时进行的,还有制糖厂的修建。

甘蔗主要用来炼制红糖、白糖,提炼技术也是相当简单,直接榨汁、熬干、凝固便成了红糖。

至于白糖的发现,说得上是一次巧合,工人在制作红糖时不小心将草木灰倒入其中,一锅糖就这么被毁掉了。工人舍不得,便将凝固的糖融化后过滤,没成想过滤后凝固后成了洁白的糖霜。

之后人们便据此发明了“黄泥水凝糖法”,最早记录于《天工开物》中。

恰巧的是,刘谢刚好有这本书,她不仅将这本书印刷后让大司农府人手一本,还让其在太学中普及。

说起太学,变化不可谓不大,刘谢也不知道王莽是如何说服太学里那群老顽固,让这些人接受所谓的“低贱”书目。

太学学生大多数都是十几岁的少年,正是好奇的年纪,对于这些有趣书籍爱不释手,而作为讲授此门课程的老师,王莽也最是受学生们欢迎。

为了多培养些技术人才,刘谢专门颁布了道诏令,无论是学算数、技艺、还是这些新兴学派,都可以在通过相关考核后委以官职。

但考生们能选择的地方只有两处——太仆寺和大司农属。她现在也不敢全面推广,只敢弄两个试点试试水,看看门阀的反应。

毕竟改革这种事,自古以来受阻颇多,践行改革的人也多半没有好下场,商鞅、主父偃自不必说,就连搞“唯才是举”的曹操也惨遭滑铁卢,大本营差点被张邈和陈宫猝不及防的反叛给一锅端了,要不是有荀彧在后方死守三城,那么“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的就是曹老板了。

*

近些时日,汝南月旦评(注1)悄然兴起,甚至这股风都刮到了雒阳,无论是士族还是世家都趋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