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奉大战过后,张作霖虽然取得了胜利,正式走向巅峰。
但也并不意味着张作霖就可以高枕无忧,因为还需要调转枪头对付冯玉祥。
冯玉祥的实力虽说不如张作霖,但也不会坐以待毙。
为了对付张作霖,冯玉祥拉拢了很多盟友,想要一举击溃奉系大军。
也是直到此时,张作霖好像明白了自己最后失败的原因。
在郭松龄反叛之前,他其实就已经发现了苗头。
而张作霖担心冯玉祥趁火打劫,想要把保定和廊坊当做筹码送给冯玉祥。
“这七万人是奉军精锐中的精锐,不夸张的说,郭松龄指挥这七万劲旅足可以对付关外的十几万留守奉军。”
“于是郭松龄回国后,便以生病为由住进了天津的法国医院。”
“奉军进攻国民军时,郭松龄部立即倒戈相向回攻奉军,李景林提供粮草。”
“没有了李景林的后勤支援,已经打过山海关的郭松龄,一下子就变成了断了线的风筝。”
他对此是坚决反对的,认为当下的重点是开发东北,积蓄实力,抵御外敌。
明明形势一片大好,眼看着就可以消灭对手了。
“以七万精锐杀向山海关,以冯玉祥、郭松龄、李景林三部的实力联起手来围殴张作霖,胜算很大。”
“按道理来说,郭松龄在奉系中就等于是太子老师。”
“郭松龄背刺张作霖原因就复杂了,理念不合加上备受排挤是郭松龄决心反奉的主要原因。”
不过不管怎么说,郭松龄反奉是不争的事实,他是不能原谅的。
“胡景翼、孙岳铁了心的要吃下直隶,冯玉祥为了团结内部,也只好默许他们攻击李景林。”
虽说第一次联系郭松龄策反的时候被婉拒了,但他深知只要杨宇霆不停找郭松龄麻烦,郭松龄迟早有一天会站在他一边对付张作霖。
他自知实力不如张作霖,就只能到处拉拢盟友。
“但孙传芳毕竟是正经科班出身,打仗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不过,虽说郭松龄对张作霖不满,但他还有张学良可以依靠。”
虽然他理解郭松龄的理想和主张,但实在是无法同行。
“由于杨宇霆得到了张作霖的赏识,他的校友姜登选等人也跟着沾光,被张作霖委以重任,掌握了奉军的一部分实权。”
“不过郭松龄产生反叛念头时,张学良其实已经发现了不对劲。”
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中国陆军大学,经过专业的军事学习,成为正经的军事高材生。
在孙传芳和冯玉祥如此优势下,只要双方夹击张作霖,肯定可以把张作霖消灭。
“张宗昌任联军总司令,李景林任副司令。”
并且郭松龄还给他写了一封信,信中极力劝说他一起谋划大业,并感激他对的知遇之恩。
“由于日军干涉,打乱了郭松龄的战前计划。”
“面对危局,杨宇霆居然抛下部队跑了。”
“打仗不行,军纪不行,人品也不行,哪边风大就往哪边倒,根本靠不住。”
“收到任命,张宗昌倒是很积极,他将麾下12万大军分别部署在邳县、荡山、宿州,试图依托津浦铁路和陇海铁路抵抗孙传芳。”
“致使郭军全线震动,士气低落。”
“随着郭松龄的被俘,这场历时32天的反奉战争就此结束。”
他对自己和郭松龄之间的情谊非常自信,也不相信郭松龄会干出背叛张家的事来。
“然而,当郭松龄打出长城,开始跟张作霖刺刀见红时,意外发生了。”
“当时奉军在关内一共有11个师,这其中还不包括张宗昌和李景林的部队。”
“战斗期间,张学良发动了强大的策反攻势。”
“张作霖抓住机会,命令张学良、张宗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