斥。</br>可这些话,略微思索一下,就能知道,矛头都是对准了姜维。</br>首先就是一个很致命的问题,姜维北伐的成果不是很大,然后就是他方才亲小人远贤臣,倘若这黄皓是那王甫张让,那刘禅不就成了汉桓帝汉灵帝了吗?</br>还有他提起曹军的事情,有些以外敌来威胁的意思。</br>姜维这才意识到了自己说错了话,可他却又不好补救。</br>黄皓倒是老老实实的跟姜维认了错。</br>刘禅这才对姜维说道:“大将军,您且先前往汉中吧,成都的事情,就不必担心了,朕自然不会远贤臣。”</br>姜维深深的看了黄皓一眼,心里还是有些不愿意放弃。</br>可是他也看出来了,陛下死保黄皓根本就不相信自己。</br>他无能为力。</br>姜维朝着刘禅行了礼,没有理会黄皓,转身离开了此处。</br>黄皓等到姜维离开之后,顿时扶着一旁的刘禅。</br>“陛下,您无碍?”</br>黄皓并没有哭诉,或者抱怨。</br>因为他知道,陛下不喜欢麻烦,倘若自己此刻哭诉姜维的所作所为,请求皇帝出手对付他,那陛下会很头疼的,故而,他不会轻易卡口。</br>果然,刘禅有些怜悯的看着他。</br>“黄老公啊,这大汉江山,也就你一人不会叨扰朕,可这帮人啊,就是跟伱过不去。”</br>“陛下,奴婢卑贱之人,若是他们再次上书骚扰陛下,奴婢不会让陛下为难,定当自杀来谢恩。”</br>黄皓很是认真的说道。</br>刘禅大惊失色,赶忙拉住了他的手,“勿要再说这样的话!你若是死了,谁来服侍朕呢?”</br>刘禅此刻方才说出了内心的想法,“姜维只想着自己的军功,频繁出征,却又立不下什么功绩,反而是你担任中常侍之后,天下大治,也没有人再来打扰朕说起地方上的问题,如此看来,你的功劳倒是比他还要大嘞!”</br>黄皓却不敢领,“奴婢怎么敢居功”</br>刘禅眯起了双眼,沉思了起来,“再忍耐一段时日吧,等到思远熟悉了军中的情况,就让他前往汉中,分姜维的军权,让两人分别驻守阎宇的过错,朕也赦免了,让他前往永安吧。”</br>“大将军的脾气,也应该收一收了。”</br>姜维在离开此处后,直接走向了诸葛府。</br>他要见诸葛瞻。</br>而诸葛瞻并不在府内,得知他在尚书台,姜维又前往了尚书台。</br>此刻的尚书台,看起来阴气沉沉,跟当初陈祇还在的时候,完全没得比。</br>当姜维来到这里的时候,所看到的就是一群丧失了斗志的官员们,进进出出,看起来很是忙碌,却又不知道自己在忙碌什么。</br>董厥跟诸葛瞻得知姜维前来,急忙出来迎接。</br>姜维此刻皱着眉头,看着台内的诸多官员们,眼里满是惊诧。</br>董厥并不是做的不好,他是個合格的执行者,可惜,尚书令并不是一个寻常的执行者能担任的。</br>尚书台得根据地方上的变化不断的调整自己的政策,这都需要尚书令自己来把控。</br>比如说,关于农业的问题,在群臣商谈出结果后,命令传达到尚书台,要求尚书台多开垦耕地,规定好在哪里开垦,那这就需要尚书台多个部门一同来运转,不可能说是一个部门就能将所有的事情都给办妥。</br>而吩咐不同的部门合作,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调整,都是尚书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