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此人面对自己的妻尚且不留情面,可见,是个彻头彻尾的残酷小人,陛下可勿要被这样的人所欺骗啊!”</br>曹髦瞥了他一眼,你道德水准还特么挺高的啊!</br>曹髦问道:“那第三件事是什么呢?”</br>刘豹回答道:“右贤王刘猛,他看起来对陛下恭敬,只是因为他的实力不足,且没有多少人愿意跟随他。”</br>“他不喜欢读书,不许自己身边的人去读圣人的书籍,常常对人说,自己这个右贤王没有得到一寸的土地,名不副实。”</br>“众人都不赞同他,因此他只能在暗中积累实力。”</br>“倘若此人积累了足够的实力,定然会反叛!”</br>“陛下不可不防!”</br>曹髦的脸上没有半点的惊讶,甚至说,自从刘豹进来之后,皇帝的脸色就没有变化过,一直都是莫名的严肃。</br>这让刘豹完全看不出皇帝的心思和想法,只觉得高深莫测。</br>“这三件事,朕知道了。”</br>曹髦说着,随即认真的说道:“当初太祖皇帝分五部匈奴,令诸部帅教化其民,如今看来,五部之内,唯独左部帅最是用心啊。”</br>刘豹迟疑了一下,还是说道:“臣奉令,自是全力而为。”</br>“好,那就请部帅且先在洛阳休息一段时日。”</br>“你所禀告的事情,朕还需要跟诸多内臣商讨。”</br>“唯!!”</br>在刘豹带着儿子离开了太极殿之后,裴秀方才再次前来请罪。</br>“陛下,臣不知道他们会来的如此之快,未能按照规格来迎接。”</br>“好了,既然已经责罚过了,那就不必再谈了,且坐下来吧。”</br>曹髦挥了挥手,让裴秀坐在了自己的身边。</br>裴秀再次被罚了俸禄,他怕是要成为大魏花钱上班的第一人了。</br>曹髦认真的说道:“礼部不只是要教化,也当重视四方胡人的事情当今,蜀国跟吴国还不曾被灭,对待胡人尚且不需要兵部,更多还是需要你们礼部来负责。”</br>“如这南匈奴,他们驻扎在县内,说是贤王,却是跟县令没有什么区别他们都驻扎了这么多年,庙堂里这些高呼着要教化的人,为什么就没有想着将他们变成金日磾那样的人呢?”</br>北方的胡人极多,光是鲜卑一个部落就有二十万引弓纵马的骑兵,而经过了长期的迁徙和来往,这些胡人已经不只是待在塞外,大多都进入了大魏的境内,南匈奴在并,羌在凉,鲜卑分布最广,幽,并,雍,冀,凉各地都有。</br>而胡人的问题在八王之乱后达到了最顶峰,门阀大族夹起尾巴就跑,倒霉的还是底层的庶民。</br>这些胡人分布在北方各地,汉化程度有高有低,胡汉混杂,让历代的统治者都极为的头疼。</br>而到了隋唐,北方的胡汉问题得到了解决,很多胡人部落在隋唐时就没有了。</br>若是不参观为人津津乐道的野史说法,那对这个问题做出了突出贡献的人,应当是北魏孝文皇帝拓跋宏。</br>他通过改姓,易风,通婚,学经等方式,让汉风在中原再次成为主流,到隋唐时期,过去的北方诸胡已经跟汉人没有区别了,甚至连统治者都具有胡人血统。</br>而曹魏在教化方面做的不是很合格,首先,最令人诟病的就是辽东事件。</br>司马懿在辽东攻杀了太多的汉人,让这里的胡人比例大大增加,竟让胡风压制了汉风,另外就是在雍凉的部分地区,庙堂的苛政逼的百姓们效胡风,邓艾对此有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