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算大。
那意味着产能有限,产能有限的情况下,消费者要等很久才能拿到车。
扩大产能,又不敢保证后续依然能卖这么好,消费者等太久,会提高他们的心理预期,很容易形成大量的负面评价。
加上卖这么好,严重影响到竞争对手们的利益,大家都在等着看小米汽车露出破绽,然后群起而攻之呢。
包括网友们看不惯小米的也很多,这就和理想l系列卖的好,然后盲目自信推出mega,结果遭遇滑铁卢一个道理。
福祸相依,看似是好事,下面潜藏着不小的危机。”
712工程的推进远不如预期。
这里的不如预期是指不如陈元光心目中的预期,在他看来,最多一年就能搞定,哪里要花两年。
事实上就是整个进度非常慢,光刻机改造很困难,华为方面意见重重。
把华国唯一一台7nm制程的asml光刻机拿来改造,这要冒非常大的风险,而华为方面靠着14nm的光刻机已经能量产相当于5nm制程的芯片了。
因此他们认为他们在不冒险的情况下用这台7nm能做到3nm制程工艺。
用拓扑半金属的风险太高,在这方面双方的分歧很大。
而整个工程是陈元光拉起来的,7nm光刻机是看在陈元光面子上拨给他们用的,华为方面也不可能反驳。
这导致大家的合作并不是那么齐心协力。
虽说从顶层,包括华为高管层口头上都是全力配合,大力支持,实际上具体实施过程中,因为技术难点太多,进展缓慢。
而除了拓扑半金属,陈元光同时还要负责开拓者二号、光甲空间站设计、华国复眼等一系列的项目,整个人几乎是7乘12小时连轴转。
因此每天和林甲聊天,对陈元光来说,是难得的消遣了。
“是这个道理没错,元光,你进步了,换成之前,你肯定说不出这些弯弯绕绕。”林甲说。
“到小米汽车工作之后,我意识到自己在营销上有太多要学的了,光是雷总亲自开车,这个营销策略,加上会在社交媒体上带来的破圈效应,我就想不到。
如果我们后续造车的话,你能不能来给第一批用户开门?你的知名度和口碑不比他差。”林甲调侃道。
陈元光笑道:“没问题,小米我们只是股东之一,我们要是自己造车的话,我肯定支持。
你先在那历练历练吧,等光甲航天实现太空采矿之后我们再自己造车。”
林甲:“好,造车确实不容易,要考虑的问题太多了。
其实我发现了真的要自己造车,光是学营销不够,更重要的是供应链管理,小米在供应链管理上还不是最狠的,比亚迪在汽车供应链管理上更狠。
对供应商狠,对员工也狠。”
陈元光说:“很正常,比亚迪之前有大量代工业务,很长一段时间,国内制造业利润来源就是对员工苛刻、对供应商苛刻,苛刻或者剥削来形容都可以。
这是企业发展过程中养成的惯性,哪怕是这几年日子好过了,他们短时间也无法摆脱这种惯性。”
林甲有种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的感觉:“元光,你什么时候对企业经营有如此深刻的认识了?”
陈元光:“人总是会有进步的。
我感觉自己在绵阳这边属于是闭关修炼,等修炼出山后神功大成,无往而不利。
小米ultra就别送过来了,这车在绵阳开太扎眼了,你自己留着开吧。我在这边有司机送我上下班。”
今天更了一万,好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