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又把银行的好处介绍了个天花乱坠。
至于最后朱允熥有没有提,这可就不知道了。
这几年随着职大的不断发展,很多人从文盲开始认起了字,其中到底有啥区别并不是很清楚。
当然,这并不影响他们私下吹牛议论。
“我有个最新消息,要不要听啊。”
“说说说。”
“这事怕是成不了,我有个朋友在户部当书吏,听他说这事被上面的官老爷拦下了。”
“为啥?”
“我也不知道,说是怕朝廷赔钱还是啥?”
“狗官,正用得着他们的时候见不到他们的人影,不用他们了他们倒是又蹦跶出来了,太孙拼了命的为我们解决难题,他们倒好一句话就给否决了,我们又不是不打算还了。”
“你说的对,我现在终于知道皇帝老爷子,是前皇帝老爷子为啥被气病了,有这些狗官在就是铁人也得被气死。”
“从前皇帝老爷子到现在的太孙,无不都在为我们着想,想让我们过上好日子,偏偏那些狗官却不想让们如愿。”
从对户部侍郎郎中的怨气,径直蔓延到了对所有为官之人的。
经过一天的发酵,等到官员下值时,这样的呼声变得更加激烈了。
有的人不仅仅是因为银行的事了,更多是在发泄官员们平日里为非作歹的埋怨上来了。
至于这些官员中谁是好人谁是坏人,又哪能那么容易就搞明白。
既如此,那只能一竿子打到底了。
很多官员下值回家的时候,都被人扔了臭鸡蛋烂菜叶子。
跑的慢的人被抓之后,问及为啥要扔这些东西,其还怨气沸腾的大骂狗官。
在老朱余波的治理之下,官员是很没有地位的,要真伤了无辜百姓倒霉的只会是他。
担心事情搞大被人抓到把柄,最后也只能是警告一顿把人放走。
而大多数人非但不感激,临走时还得扭头一口痰吐到地上,并大骂一声狗官。
而你还不能反过去教训,总之要多憋屈是有多憋屈。
平日里要真做过欺压良善的事情,被骂上几句也就罢了,最无辜的是那些自以为为官还比较清正的。
听说,很多官员回复后就被气病了。
朱允熥和朱标一块吃饭的时候,方成洋作为分内职责,眼梢瞅了眼朱允熥,小心翼翼的把这事儿呈禀给了朱标。
这事儿饶谁看都和朱允熥脱不了干系。
朱标听方成洋说到一半,便凶巴巴的盯在了朱允熥身上。
在朱标的跟前,朱允熥可不敢放肆,早就放下快子乖乖等着朱标的责问了。
在方成洋汇报完离开的时候,朱标这才沉声问道:“这事儿你参与了多少?”
朱标那么猴精的一人,哪能轻易瞒的住。
朱允熥如实呈禀,回道:“只授意人在日报上提前透露了朝廷凑建银行的消息,但那也是儿子在早朝上确实提议过这个事情,而且还是在父亲已经应允的情况下。”
这个事情的操作,从始至终都是符合于步骤的。
“其实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富明实业那儿在房子的问题上提供了借贷的项目,让百姓从中受益,因而才会坚定不移的相信银行一定能给他们带来好处。”
见朱标的脸色好了些,朱允熥这才继续解释了几句。
“这个事情往深了说,还是百姓对朝廷的信任,方成洋所言的那些无不都是说朝廷是在努力治理国家的,而不配合的乃是下面的官员。”
“换句话说,皇爷爷爱民的苦心终于有了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