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编撰大典的事宜近期或许就能提上日程了。”
富明实业前期的投资基本差不多了,现在就是摘果子的的时候了。
各地官道九成都铺上了水泥路,房地产产业也都开发起来了。
以便各行各业之人实现安居工程,除了楼房外,还有小型别墅。
不仅是大明士农工商买进,就连不少外邦的商贾也都在置办。
窗明几净,灯火明亮的,反正商船都要常往大明跑,置办些房舍偶尔过来小住也是可以的。
他们也都不差钱。
发电站虽还在建设期间,但已经铺设起来的费用,完全可以支撑后续建设。
尤其是南方手工业发达,很多作坊都是日夜赶工的,用电量不少所收电费也多。
阶梯制下,既能让普通百姓用得起,又能多从这些大户手里多收一些。
相较于海外丰厚的利润,区区电费当不得啥。
另外,就是近海的船队了。
郑和的宝船走的太远,一时半会根本没办法回来,组建近海船队这也是为了短期的收益。
最重要的是,因富明实业起步本来就早,他们出去的船子无论是在倭国高丽,还是在占城真腊方向都很受欢迎。
除了郑和的宝船之外,富明实业的船在海外是名头最响的了。
凡是出去的货,用不了多久就会被抢购一空。
而目前耗资最大的就是水军的组建,但基本已经接近尾声了。
最重要的是,因前段时间处于即将通货紧缩的情形,在新钞发行之后才渐渐恢复正常。
而正是因为这,也才减缓了之前水军战船的压力。
朱允熥把整理出富明实业以及把取来户部的一些账目放到朱标跟前。
朱标本就是个好学之人,他既认可职大的存在,又岂能不接触职大的学问。
对于朱允熥递来还未整理的数据便也能看出个所以然来。
“市舶司税收倒是不少啊。”
富明实业赚钱那是不消说的,而市舶司的税收之支撑朝廷当前几个大的行动也是不能否认的。
“那些商贾热衷于出海,世家大族组织大船,微末小商那就组织小船,尤其是开了直沽市舶司后,去高丽和倭国也不少。”
对于这结果,倒也在意料当中。
朱标合上手中的账本,道:“既然能提上日程那就提上的,明年就得改年号了,在你皇爷爷治下编撰完毕是不行了,但至少能探个洪武的边。”
从一开始朱标热衷于编撰大典就是为了成全老朱的文治武功,可谁成想老朱会病的这么突然。
想要编一本能够传世的大典,哪是一时半会所能办到的,只能像朱标所想的这样,探个洪武的边。
至少后世说起来的时候,还会说从洪武多少年开始修的呢。
反正实录将来也要在朱标父子手中完成,大不了再搞一个是老朱一力促成的说法,总归是能为老朱成全一个文治武功的。
“儿子明白了!”
“儿子先把所需银子腾挪出来,只要银子不受卡顿,就不会耽误了大典的编撰。”
“等准备妥当了,再安排合适的人选来主持。”
当下的文人你能说他们虚伪也能说他们狡诈,但真才实学是绝对不缺的。
毕竟从千军万马中闯出来,谁都不可能是草包。
如此盛典能在上面留得一名,也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事情。
朱标点头,道:“你说的对。”
“职大你皇爷爷的行在安排的任何了?”
这这事儿老朱很急。
要不是因在凤阳不能随时见到朱标和朱允熥,老朱就有意回凤阳居住了。
不管怎么说都是要做老朱养老之处的,朱允熥哪敢有丝毫的马虎。
“这几日儿子一直在督工,保证让皇爷爷住的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