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他代朝廷分忧吧。”
原以为老朱就已经更果决了,想不到朱标更加雷厉风行。
“陛下”
有人仍然不服气,妄图说服朱标回心。
以往的时候朱允熥都是躲在老朱和朱标的羽翼之下的,自从老朱病了之后,朱允熥突然不想再当缩头乌龟了。
每个时期都有每个时期的问题,他总有一天会直接面对那些文武朝臣们。
他该树立自己的执政形象。
人都说他和朱标很像,但只有他知道他和朱标最差的就是沉稳的心性。
他虽出身于皇家,但无论是从原主从小受吕氏打压,还是从他这个穿越者卑微的出身来看,他心理上最像的还是老朱。
实在很难有朱标那种含着金钥匙出生之人的那种豁达的心境。
既然如此,他怕得走老朱的路了。
以权威威慑群臣,以铁血镇压天下。
只是这样一来,势必就背离了老朱和朱标的一番苦心了。
等到千百年来的后世,他名声恐比老朱好不到哪儿去。
不过,这都不重要了。
不论别人如何说,至少他无愧于心。
朱允熥脑袋飞速运转,在那人才刚喊了声,他便当即打断,问道:“父亲金口玉言已经定下了旨意,尔欲要抗旨不成?”
即便朱标性格再温和,抗旨也不是随便说的。
“我”
那人话说一半被朱允熥堵了回去,再想往下辩解突然不知该说什么了。
而朱标借着群臣权衡利弊的时候,很快便起身站了起来。
“就这样吧。”
“退朝!”
朱标前脚走,朱允熥便也跟着离开。
这并不是怕了这些人,只是因这些人耍嘴皮子是强项,要是任由他们掰扯下去,恐怕连午朝都用上也不一定够。
即便有不少职大学生可用,但交趾需要尽快维稳,没必要在这些问题上浪费太多时间。
从奉天殿出来,朱允熥跟在朱标身边完全没有了之前的雷厉风行,皱着眉头道:“那些文官吃了亏,要么是持续谏言,要么怕是会在官文诰书上做文章。”
文官皆由吏部任命,官员的官文诰书是身份的象征,直接由吏部签发。
一旦吏部卡着这东西,那这官员即便是皇帝钦封的都会显得名不正言不顺的。
听罢,朱标驻足扭头道:“还以为这么长时间该想的你已经想好了呢。”
这么说,朱标是已经想好了。
朱允熥眼前一亮,问道:“父亲的意思是?”
朱标抬脚往前,道:“当你拥有整片树林的时候,一棵树也可以弃之如敝履,当你失去整片树林的时候,一株草便也是重中之重。”
稍稍发愣之后,朱允熥想明白了。
“父亲的意思是在其他官职上做文章?”
既要在交趾设行省,又不是只有一个布政司,三法司肯定也得有。
而且,这官职也不少。
对朱允熥的猜测,朱标倒也没再哆嗦,只道:“你既然已经明白了,那孤便不另做安排了,接下来的事宜你就去做吧。”
“孤还是那句话,做事三思而后行,朝堂之间的很多事情只需平衡好各方之间的权益即可,不必非得争个高低对错的。”
平衡是没问题,但具体如何平衡就值得深思了。
用老朱的方式是平衡,用朱标的方式也是平衡。
对于这,朱允熥同样没再多说,直接应下道:“儿子明白了。”
之后,朱标和朱允熥一起去看了老朱。
昨晚的时候,朱允熥就挑了两个年轻的小太监送到了老朱身边。
因而,自昨晚开始这两小太监便留在老朱身边照顾了。
老朱对这两小太监是否满意,今天也应该有结果了。
在朱允熥跟着朱标过去时,老朱刚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