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侍郎才刚回来,不宜再舟车劳顿了,臣领着朝廷的俸禄,还不曾出去过呢,这次就让臣去吧。”
自荐是没问题,但踩别人上位这就不太合适了吧。
这人才刚说完,便随即被那杨侍郎回怼了回去,道:“刘侍郎此言差矣,在下身体康健,睡上一觉所有的毛病都没了,哪有不宜再出去的说法。”
“更何况,在下已经去过一次交趾了,对那里的情况相对更加了解,由在下去送陈朝王子再合适不过了。”
杨侍郎陈述了一大堆后,还没等刚才那人反驳,立马又有人跳了出来。
“这次出去不过只是为送陈朝王子,需要的只不过是为他身份加码,依在下的意思,完全没必要只限于礼部。”
“要是有可能的话,考虑一下其他衙门不是不行,郑和马上又要出海了,礼部还得筹谋这些事情,不能把全部压力都放在礼部。”
这话一出,立马得到了其他人的附和。
不过就是送陈天平回去,且还又有军卒护送,舒舒服服走上一趟为自己的仕途镀一下金何乐而不为?
众人争的脸红脖子粗,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全都不想错过这个大好机会。
朱允熥跟着朱标冷眼旁观了许久,加入进来的人越来越多,但没一个愿意妥协的。
最终也就只有职大出身的,夹杂在人群之人无论去否的话都没说过。
就那些人的嘴脸,朱允熥早领教过了。
有了好处抢的比谁都积极,一旦碰到了不利于自己当即就见不到人了。
对之,朱标也不多表态,沉思片刻后道:“你们各部的主官商量着来吧,人数别太多了,有品级的控制在十人就行了。”
不把人数规定了,那些主官只会使劲儿往上塞人,然后让朱标裁选,从而把得罪人的麻烦转嫁给朱标身上。
朱标在文官跟前的名声非常不多,他肯定得爱惜自己的羽毛,不能辜负了老朱那么多年的经营。
“喏!”
朱标都已经这么说了,众人只能止住满肚子没说完的话,然后在各部主官的带领下有序退了出去。
之后,朱允熥又跟着朱标参详了交趾的一些具体问题,最终这才被朱标放了出去。
刚一从乾清宫出来,便被不知从哪儿跳出来的蓝玉挡住了去路。
“殿下!”
蓝玉堆着笑,一脸的谄媚。
“舅爷。”
朱允熥笑了笑,道:“到孤那儿说吧。”
蓝玉这个时候找上门,不用想都不知道是啥原因。
跟着朱允熥回了东宫,才刚一进门便立马,道:“殿下,这次去交趾让臣去呗。”
朱允熥把于实倒好的茶,往前推了推道:“舅爷,喝茶。”
蓝玉要能耐得下性子,就不会守在乾清宫门口堵朱允熥了。
“先不喝。”
“殿下先回答臣。”
这才是蓝玉,求人办事都这么硬气。
朱允熥自己端起茶杯,喝过后问道:“不过才领区区五千人,舅爷就不嫌磕碜?”
蓝玉目前是大明能耐最强的将军,五十万人都领得了,区区五千人的确不够看。
“五千就五千,这么长时间一直憋在家里都快闲出鸟了。”
蓝玉摆摆手,浑身的躁郁。
“谋而后动。”
“将来有的是让舅爷出去的机会。”
这样的话朱允熥说了很多次,事实证明就是,倭国的事情错过了,训练水军也错过了。
有时候,蓝玉都怀疑朱允熥还是否是他们一伙儿的了。
这咋竟挖自家墙角?
蓝玉正要把心中的不忿之气吐噜出来,朱允熥却缓缓放下茶杯,问道:“舅爷不妨先考虑一个问题。”
“胡汉苍即便真是被朝臣举荐上去的,当他已经习惯了高高在上国王的身份,还能退下去做个听之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