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接的交趾使节,那使节刚一碰面便给那陈朝王子行跪拜之礼,说他是他们以前国王的王子,还追着礼部官员问为何会在大明。”
听到这,朱标和朱允熥当即起身。
去礼部交接的交趾使节,是大明送过去册封文书之后,胡朝派出向大明派出回礼的。
可信度自不用怀疑。
朱允熥问道:“交趾使节现在何处?”
小太监应道:“那使节急于知道答桉,被礼部官员领着侯在外面了。”
朱允熥扭头看了看朱标,朱标则随即大手一挥,招呼道:“先让交趾使节进来。”
小太监领命后马上行动,片刻过后带着一胡子白花花的外邦老头走了进来。
那老头进门先行了一个大礼后,便迫不及待的询问道:“敢问殿下,不知二王子为何会在大明。”
听那老头的意思,好像是大明劫持他的二王子似的。
念在那老头解决了目前的疑虑,朱允熥倒是没与他一般见识,只是问道:“这么说的话,陈天平的确就是陈朝的王子不假的啊?”
那老头不明所以,点头道:“下臣为官五十载,伺候过陈朝两代国君了,二王子是小臣看着长大。”
有了这,朱允熥话不多说。
朱标则补上实情,做了最终的定夺,当即表态道:“陈朝既有继承人承袭王位,胡汉苍他一个外戚又有何资格承袭?”
“这次的正式会面先停了吧,等大明和胡朝交涉之后,再另行打算吧。”
陈天平既然都活着,胡汉苍所谓被群臣拥立即位的事实就不存在了,那受呼胡汉苍向向大明出使的使团可就也名不正言不顺了。
这个老头既能主动和陈天平相认,那就是承认陈天平身份的。
在没有解决陈天平的问题之下,他也不愿意代表胡朝向大明出使。
意见统一,一拍即合。
送走交趾的使节后,朱标和朱允熥便把情况向老朱做了说明。
老朱虽把这些事情交了出来,但凡是有大的事情走向,还得是对老朱保有知情权的。
听了这些情况,老朱非常满意。
“竂国倒是挺识时务。”
锦衣卫在海外的势力还很单薄,要不是竂国的话,他们也不可能这么快找到陈天平。
朱允熥莞尔一笑,得意洋洋道:“这是因为大明的实力够强,有足够大的震慑之力。”
竂国主动把陈天平送到大明,不过就是担心引火烧身,而究其原因还是因惧怕于大明的武力。
能不用说话就能震慑外邦诸国,仅光凭这一点就很值得自豪了。
老朱则随即牛气哄哄,补充道:“马上给胡朝去旨责问。”
“竟敢让咱大明为他的谋逆篡位正名,真他娘的以为咱大明好欺负不成?”
有强大国力做后盾,就是有这个底气。
朱允熥当即从中附和,信誓旦旦的道:“是啊,太不像话了。”
“大明不过才刚刚给了他册封文书,就又跑出了一个更有继承资格的王子,这不是在打大明的脸吗?”
“孙儿这就去翰林院找个笔杆子够硬的,言辞不够犀利不足以表明大明的怒火。”
说着,朱允熥起身就走。
到了翰林院说明来意后,翰林学士举荐三四人,半个时辰的时间每人都写了一份。
朱允熥从中挑了份差不多的,经过了几次的修改之后,终于达到最满意的预期。
带着拟好的文书返回乾清宫的时候,殿里正挤着不少的大小官员。
朱允熥越过人群,在朱标跟前见了礼后,问道:“父亲,这是?”
朱标抬头,问道:“都拟好了?”
“是。”
朱允熥展开手中的文书,恭恭敬敬的递给朱标。
朱标瞥了眼后,便问道:“事情都已经出了,现在要做的是想办法解决,诸位谁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