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府,秦淮河畔。
士庶混杂,人来人往。
叫卖声,吆喝声,抚琴声,弹奏声。
市井烟火和丝竹管弦互相交织,形成了一曲曲繁华盛世的动听交响乐。
老朱背着手穿梭于人群中,这儿看看那儿瞧瞧的,就像第一次进城似的。
朱允熥寸步不离跟在老朱身边,后面则是背着装在书箱里电报机的电报员。
“客官,小店涵盖应天府的所有小吃,可要来品尝?”
走到一店面不算太大的小吃店铺前,被一满是殷勤的小二拦住了去路。
“呵,口气倒不小。”
本来不想搭理的老朱,在这一本不算高明的揽客手段下驻了足。
小二昂首挺胸,神奇道:“我家铺子在整个应天府都能排得上号。”
“掌柜的说了只要是应天府的小吃客官你随便说,我家要是没有的话,客官在小店的一切花费全都免费。”
“还有这?”
老朱眼前一亮,立马来了兴致。
“进去。”
朱允熥就是陪老朱出来的,老朱进去了,他也只能跟着了。
“来客三位。”
小二冲里一喊,领老朱进门。
店里人倒是挺多,座无虚席的,基本上找不到空位。
朱允熥四周环顾了一圈,道:“连个坐的地方都没有,让我们进来往哪坐?”
“爷爷,要不换家?”
像这种不管三七二十一凭一切手段,先把人拉进门的奸商最可恨了。
傻子才给他们这赚钱的机会。
“不换。”
“就这了。”
哪知,老朱还杠上了。
“爷爷”
朱允熥还想再劝,老朱已经寻了张桌子,大步流星过去拼桌了。
“就这儿了。”
老朱往下一坐,道:“两位小兄弟,打扰了。”
桌上一大一小两孩子,都着着短衣短裤。
一叠桂花糖山芋,已经快要见底。
听老朱这么说,大一些的孩子连连摆手,道:“不打扰,不打扰,我们都快吃完了。”
之后,把自己碗里的一块夹到旁边孩子的碗里,道:“阿盛,快吃了。”
“哥,你咋一块不吃?”
那孩子抚着兄弟的头,满脸的柔和,道:“哥不饿,你吃吧。”
“吃了快走,给老伯腾地。”
小一些那孩子把碗里的小吃轻轻咬掉一小口,随即送到兄长嘴边。
“哥,你也尝尝。”
在兄弟的执意坚持之下,大一些的那孩子终于略显享受吃掉最后一口小吃。
之后,从口袋掏出一张皱巴巴的宝钞。
小二仔细辨认后,道:“找你三文。”
收了宝钞,找出三个铜板。
拿到钱,兄弟两蹦蹦跳跳出门。
小二擦拭兄弟两坐过的桌子时,朱允熥便道:“宝钞磨损的那么厉害了,还能花的出去吗?”
之前宝钞一旦磨损,朝廷收税的时候就不用了,而专门兑换糜烂宝钞的行用库又会以还可以流通拒绝兑换。
因而,不说磨损成这样的,只要稍微有所磨损的卖家就坚决不会收。
不止这样,因民间金银可兑换宝钞,宝钞不可兑换金银。
不管是庶民还是商贾,收金银可以,让他们往出找绝对不可能。
听了朱允熥的话,那小二像是看傻子似的,一脸的惊诧道:“像这种可以勉强看到面额的,可以直接找行用库兑换,也可以继续花。”
“除却损坏的需按程度不同抵扣,这种非人为损毁的随时都可以兑换的,只是会依情况不同,兑换出新旧钞而已。”
“因为这种还能看清面额的,即便是去兑换,兑换出来的也只会是旧钞,用不了多久还得再去兑换,一般没人去兑的。”
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