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玄幻魔法>大明:家祖朱重八> 第149章 有了想法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9章 有了想法(2 / 3)

,只要这次粮草平安运送过去,那这次费时费力的修整亏不了。”

之后,郁新把椅子搬到茹瑺旁边。

“虽有朝廷举力支持,但非有一般统筹布局之能,很能把如此杂乱的问题糅合在一起的。”

“二皇孙曾在户部历练,使我有幸近距离接触。”

“说句实话,感官并不好。”

“所行所为,刻意居多。”

“这一期间,用功颇多,进步不少,在掌管钱粮上面,的确是有一定程度的进步。”

“只是,却不能独自上手。”

“前尚书曾几次安排账目,但二皇孙要不就是漏洞百出,要不就是迟迟找不到下手之处。”

“可若有人稍作指点,二皇孙又能很快完成了。”

“我知道,二皇孙是内定太孙人选。”

“朝堂上下大部分文臣,都是站于二皇孙这边的。”

“可是茹尚书,这样的人能担起社稷的担子吗?”

朱允炆自离开大本堂,独自出去历练。

即便从旁协助的人很多,但做一个败一个。

朱允炆能力不足,已是显而易见。

从某一方面说,天命怕也不归朱允炆了。

长着眼睛又不是出气的,不少文臣早就心中打鼓。

只不过,郁新先讲出来而已。

茹瑺放下茶杯,沉思片刻。

“郁尚书之言,我并不否认。”

“三皇孙嫡子资格是比二皇孙牢固,但三皇孙背后是牢不可破的勋戚武将。”

“那些人战场个个骁勇善战不假,但一旦下了战场,必然骄纵跋扈。”

“蓝忠一事,不过只是个例。”

“三皇孙亲武将,必重武轻文。”

“随着北元余孽的渐渐覆灭,将来的大明,必定是要放于治世之上的。”

“君王重武轻文,就会穷兵黩武。”

“连年征战,于社稷不利,更会压垮庶民。”

治世之君,都重文轻武。

平定天下后,便该由文臣主导。

茹瑺说的这些,不过是柔和把大义和私心而已。

“茹尚书说的对。”

“三皇孙和武将有打不断的血脉,让三皇孙完全脱离了武将,那肯定不现实。”

“相信三皇孙不是昏聩之人,能够平衡好和武将之间的关系。”

对郁新的这话,茹瑺持保留意见。

毕竟,在那些文臣看来。

朱允熥为给蓝忠求情,可是在乾清宫外面跪了一夜。

“希望三皇孙能尽早成长吧。”

茹瑺没再多说,只简单道了句。

都是爬上六部尚书之位的,当然知道啥话该说,啥话不该说。

这次的谈话。不用多叮嘱,就都清楚咋做。

别说老朱之下,还有朱标。

就是没有朱标,皇太孙该是谁,也不是他们所能置喙的。

“时辰不早了,郁尚书别太晚了。”

该说的话说完,茹瑺起身告辞。

郁新拱手,把人送走。

一直瞅着茹瑺离开视线,郁新这才合上门返回。

坐在椅子上,久久没动。

以他们的私心来看,朱允炆代表文臣。

他姥爷吕本,读书人出身。

朱允炆做了储君,根本不用担心,他会去重用武将。

但谁让,朱允炆太弱。

朱允炆若有一争之能,文臣还可卖力支持。

可现在的朱允炆,根本没啥优势可言。

要是老朱非选朱允熥,那他们真无能为力。

就凭老朱父子那样,是他们想扶朱允炆,那就能扶起来的吗?

既是如此,那还不如退一步。

把朱允熥发展成,他们理想中的那样呢?

朱标和武将也有剪不断的关系,那能抹杀了朱标太子的储君之位吗?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