贼!”
这边,詹徽从奉天殿出来,便寻朝廷书局印刷了。
天下所有孩童的书,都由朝廷负责印刷,肯定不现实。
朝廷能做的,只是印刷上一些,传于各省布政使司,京中附近的书院。
之后,再由下面的那些衙门普及。
许观再见朱允熥,《弟子规》的底稿都还没拿回来。
“三皇孙,臣有罪。”
许观耷拉着脑袋,如丧考批一般。
不知道的情况下,还以为出了啥大事呢。
“咋了?”
许观那表情,真把朱允熥吓了一跳。
朱允熥最大的梦想,就是做条咸鱼。
现在看来,咸鱼是做不成了。
唯一能做做的,只能寄望于,一切顺风顺水别出岔子了。
许观大致说明了情况,朱允熥这才松了一口气。
“我还当啥事,无妨。”
“《弟子规》于启蒙幼儿的确有好处,我本想着现在学堂试验,再普及于天下的,皇爷爷既已作出决定,那听皇爷爷的就是。”
有詹徽递交,省的他自己往上去呈了。
他自己呈,还显得他卖弄。
最关键是,无意之中还压了朱允炆一头。
有这一点,那就比啥都强了。
“学堂书坊不用负责印刷了,我去朝廷那里讨要上几本,要是能把三字千一并要来,那就太好了。”
好不容易才有这个机会,那肯定得敲老朱个竹杠的。
反正晚饭时间也快到了,朱允熥没再多留,当即回宫。
朱允熥回去的时候,正赶上老朱和朱标吃饭。
一碟咸菜,葱油饼,一个大米粥。
简单那是真简单,现在他庄子的庄户都能达到这水平。
两个创业的都不嫌弃,朱允熥就更不没资格嫌了。
行了个礼,坐在了朱标旁边,又招呼的太监。
“给我添上筷子。”
“你倒是不客气。”
朱允熥抬手接过,太监递来的筷子。
“孙子到爷爷家吃饭,还用客气啥。”
“皇爷爷拿走我的《弟子规》,不也没客气吗?”
说到这,老朱不高兴了。
“咱没找你算账,你还好意思和咱提《弟子规》。”
“咱孙子的东西,咱最后一个才知道,你眼里还有咱吗?”
他算是发现了,老朱最大的本事,便是没理也能辩三分。
“孙儿这不是想,先在孙儿学堂试行,觉得可以了,再告诉皇爷爷的吗?”
不管咋说,倒算是个能说得过去的理由。
老朱冷哼一声,算是放过他了。
“今日该印刷《弟子规》,明日先生授课需要用到,但先被詹尚书拿去了,反正朝廷一时半会暂且分配不下去。”
“要不然,先把朝廷印好的,给孙儿分上几册?”
许观哪怕当天去印,凭他那小作坊,很难在一天时间内完成印刷的。
明天直接开始授课,那更不可能了。
“你这是怪咱,耽误你学堂授课了?”
“孙儿第一次办那么大学堂,实在有些力不从心,皇爷爷能给孙儿印刷些书,就算是帮孙儿些忙了。”
为给学堂的学生配齐课本,他那小作坊直到现在还在日夜赶工。
“学堂规模又扩大了?”
这次是,朱标询问。
“是,庄户之外也有人求学,儿子以一年二百铜板招收,成立应天一小,应天一中,大明职业技术大学。”
如何区分,如何教授,朱允熥大致介绍了一遍。
“实业兴邦,百行兴国家强,只有让各行各业焕发生机,大明才能日渐强大。”
朱允熥斗志昂扬,信誓旦旦,眼睛里都有了光。
老朱心里咋想不知道,反正脸上没啥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