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是格外的冷酷。</p>
不论直接舍弃了北地的刘琨,又或者是夺取了祖逖的兵权,甚至把祖逖给气死,可以说都是晋廷在糟蹋自己的人才。</p>
这就让还没跟着晋廷混的人才多少会有几分迟疑,跟着晋廷混的人才多一分怀疑。</p>
就算得国最正的大明,面对先有于少保,后有卢尚书的例子,这所带来的无行影响,让多少有志之士血冷,无德小人更蜂拥涌入东林党。</p>
所以,刘泰给刘琨与祖逖抬一抬的名声倒是无所谓,反正自己不介意。</p>
不过,刘泰从容不迫的态度,却让桓宣充满了感触。</p>
对他来说,他也好想自家族谱上能出现这样一个人,哪怕这人不是自己,但这所带来的隐性利益,对重视名声的世家来说,实在太重要了。</p>
毕竟在世家制度下,名利两字永远是名在前利在后,更不要说这利益,是能真真切切的惠及全族的。</p>
桓宣主动请缨,对刘泰表示自己去做这个说客,去说服祖约。</p>
毕竟桓宣却也清楚,自己投降刘泰后,连自己能不能继续掌兵都不知道,但要是把祖约拉过来,那多少也算是一个团体,那报团取暖之下,想来在刘泰手下也不会太难受了。</p>
事实上周平与祖约双方倒也是在僵持中。</p>
因为刘泰一路带出来的习惯,尽可能清扫掉外围防御设施,同时也是一开始的战术,至少先围困祖约一段时日,等待赵安的信号再动手。</p>
尤其是围城这种事,在战争中更是常有的,多围困个几天,那就多围困几天。</p>
反正周平是有黄河作为补给的粮道,倒也不怕没有粮食,但祖约就不一样了。</p>
说到底,这也是刘泰打通了永济渠的好处,随着时间逐渐到达,夏季时有幽州与青州的冬小麦收割,秋天的时候有河北大地的粟米丰收,更不要说渤海湾的鱼干更是源源不断的从后方调度过来,所以周平也一脸淡然的打着持久战。</p>
至于让手下精锐去强行攻城,从而打成绞肉机的这种事,周平是不会去做的。</p>
作为刘泰一手带出来的周平非常清楚,自己要是这般去干了,自己以后怕就再也没有了独立领兵的资格。</p>
自己的大王虽然看起来用兵如泥,但却爱兵如子,对这些士卒可珍惜的很。</p>
而且周平看了看身边的军史,虽然军史在军中的地位更偏向第三方的观察着,除非将军私下里面以个人身份进行询问,否则军史就只是原封不动的记录每一次军事会议,每一次作战决定。</p>
但即使如此,因为自己错误命令导致士卒折损严重的事,也是会被上报到大王那里的!</p>
所以,周平也是尽可能模仿刘泰的攻城办法,做好攻城的前期准备,等到真攻城时却是雷霆万钧,什么招数都给使用出来。</p>
同样的,祖约看着城外步步为营的周平军队也是相当心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