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其他类型>糜汉> 第四百零八章 全境皆叛 葛公定策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零八章 全境皆叛 葛公定策(3 / 4)

直没有让李恢前去上任。

他只是让赵云领军南下驻守南安威慑南中。

而这次诸葛亮南征时,考虑到李恢的身份,便将他带在了南征大军中。

并且由于李恢庲降都督的身份,因此他算是目前帐内身份地位仅次于诸葛亮、于禁、赵云的第四人。

当李恢出身后,帐内所有人的目光都注视他的身上。

而李恢接下来说出的话,也代表着帐内大部分人的心声。

“臣听闻古代贤人凡是领军作战的,无一不先考虑好大军的退路,方才定下出击的策略,这便是立于不败之地的道理。

现我军位于南安这水陆交汇之处,进可威慑南中叛军,退可保守益州北部诸郡,这正是兵法中所说的“不败之地”。

而僰道地处郡界南疆,与南中仅一河之隔。

况时值冬季僰道水路不畅,加之僰道距离南安何止千里,转运粮草十分不便。

若我军有进攻之策略,进驻僰道倒也无妨。

可如今我军暂无平敌良策,却要贸然南下深入,一旦我军有所不利,到那时我军再想安然退回便难了。

故而我军进驻僰道一事,还望丞相三思。”

听完李恢的话后,在场大部分人脸上都流露出赞同之色。

他们倒不是畏敌,只是相比于贸然南下,他们目前更倾向于驻守南安进一步静观事态发展。

以静制动,前人平叛南中动乱时都是这么做的。

而诸葛亮在听完李恢的劝阻后,他并没有急着否决李恢的劝阻。

李恢乃是南中大姓出身,对于南中的地形,他可谓是在场诸将中最为了解的一人。

单单从地理因素来说,李恢说的是很有道理的。

但诸葛亮之所以要急着领军进驻僰道,自然有着他的道理。

“德昂虽言之有理,然倘若南中叛军不固守疆界,反而领军北上,到那时僰道无大军驻守,恐益北诸郡为战火所侵袭也。”

听到诸葛亮的这句话,李恢突地一愣。

的确如他所说,僰道距离南中太近了,要是大军贸然进驻僰道有所不利,那是一件很危险的事。

但同样的是,由于僰道距离南中近,那么只要汉军大部进驻僰道,那么僰道就会成为一把时刻悬挂于南中头颅之上的利剑。

在这把利剑未被折断前,南中叛军是不敢贸然北上的。

诸葛亮为何这么忧虑南中叛军北上呢,那是因为南中叛军一旦北上,那么益州北部诸郡就要遭殃了。

益州北部诸郡才是益州的精华所在,以往大汉数次大战的军粮,便大多由益州北部诸郡中得来。

而目前正是益州北部诸郡刚刚播种完冬小麦的季节,一旦南中叛军北上破坏那么刚刚播种下的冬小麦,那么造成的后果将会是十分严重的。

或许以诸葛亮对雍闿等人的了解,他们并没有这番见识。

可是诸葛亮却是知道,这次南中叛乱背后有着逆魏的影子。

雍闿等叛贼首领想不到,不代表逆魏想不到这一点,不轻视任何一位敌人,是诸葛亮领军打仗的第一信条。

故而诸葛亮才想着要早一日进驻僰道。

可诸葛亮的担忧,不是所有人都懂。

就如李恢。

在听完诸葛亮的担忧后,李恢不理解地言道:“南中叛军向来看重地利,他们又怎么会轻易离开南中北上呢?”

不止李恢不理解,在场的大部分人也认为诸葛亮有些谨慎过甚了。

看着众人不理解的神色,诸葛亮正欲开口进一步解释,在这时主帐内有一声结巴的声音陡然响起:

“贼,贼军一定会北上。”

当这声结巴的声音响起之后,众人立即都意识到这声声音的主人是谁。

除去那位立义校尉邓艾之外,还能有谁?

作为代替糜旸领军南下的邓艾,在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