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后朝着大殿外走去。
等到糜旸迈出州牧府外坐上车驾时,那两条原本像是小溪的人流,却在各自汇聚了数百官吏之后,变得逐渐壮大。
一声御者的驾马声响起,糜旸的仪仗队立马朝着城外开动起来。
在队伍的前方,是百余精骑在前方开道。
而在队伍的两旁,则是有着许多甲士从旁拱卫。
至于在队伍的最后,则是跟着数百员官吏。
当浩浩荡荡上千人的州牧仪仗队伍行驶在宽阔上的街道上时,立即引起了街道两旁民居内百姓的齐齐惊呼。
这就是一方牧伯的出行吗?
纵算是当年张师君在位时,他出行的排场也不过如此吧。
真是活久见。
而当街道两旁的百姓惊呼声传入那数百官吏的耳中时,绝大多数官吏脸上都洋溢着恭逢盛事的喜悦。
只有糜旸的一众心腹大臣,心中流淌着一些别样的情绪。
特别是当中的邓艾。
身为梁州三贵之一的邓艾,他在数百官吏中的位置是十分靠前的。
所以很多人并没有发现,现在邓艾的脸上隐有紧张之色浮现。
他将手伸入怀中,紧紧握住一封文书。
一想到自己一会要将文书中的内容,在数万大军,数百官吏前公布出来,他内心中就难免会紧张。
只是想到糜旸对他一直以来的器重,邓艾的心中就浮现坚定。
糜旸不仅对他信重非常,倚为腹心。
之前当他向糜旸举荐石包时,糜旸也是脸带笑意与意外的感谢自己为他举荐了一个大才。
其实邓艾心里知道,石包根本还未有什么明显的事迹流露于世间,又怎么能担得上糜旸的大才之称呢?
糜旸之所以会如此评价石包,无非是因为对他信爱而已。
对于这样的主公,他邓艾还有什么好迟疑的呢?
士为知己者死。
在想通这一点后,邓艾便一脸坚定的看向前方。
而邓艾不知道的是,就在他在思考事情的时候,他前方不远处的吴懿心中也在天人交战着。
在昨夜,糜旸曾特地召他前往州牧府过。
在他面见糜旸之时,吴懿本以为糜旸是想试探他这段时间来闭门不出的用意。
可让他没想到的是,糜旸与他见面后并没关注这点。
糜旸只是问他道:“圣人有言,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而比鱼和熊掌更为珍贵的是士人之义。
吴君可曾忘记何为士人之义?”
昨夜糜旸突然问他这个问题时,吴懿一时怔住无法作答。
而见吴懿回答不上来,糜旸也没有怪罪他,他只是让吴懿回去好好思考这个问题。
】
可是吴懿自昨晚回来后,也一直没有明白糜旸那个问题的深意是什么。
不过吴懿还是从糜旸的那个询问中,敏锐地察觉出今日的阅兵仪式绝对不简单。
只是到底会是什么呢?
糜旸现在已然大权在握,他以后在梁州完全可以安枕无忧,他还有什么不满足的,还要做些什么呢?
这个问题从昨夜一直困惑到吴懿现在。
由于纠结于内心中的困惑,所以不知不觉间吴懿已然跟随着大部队来到了城外。
举行阅兵仪式的地方,就在南郑城外一里处。
毕竟今日随同糜旸一同参加仪式的官员足有数百人,如此多的人也不能让他们一直徒步走到数里之外的大营中。
当到达举行阅兵仪式的地点之后,一座可容纳上百人的,离地数丈的高台出现在众人的眼中。
这座高台是当年曹操攻下汉中后,用来检阅部队所建立的。
后来汉中落入刘备的手中后,他也没有命人拆除这座高台。
或许在刘备心中,继续留着这座高台乃是他战胜曹操的最好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