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最新网址:</b>“本国开辟以来,百事皆听诸神、灵神托人谓曰:我国自古不向外国称臣,今后无受外国使命,因垂戒子孙,固守勿坠。”
“蕞尔小国,居然敢驳天朝颜面,理应出兵,扫除不臣!”
“臣附议!”
永乐十年七月,当日本使臣与西厂探报将日本情报送抵南京,西角门内的朝会也因为这一事争吵热闹。
面积不算大的西角门内,正五品以上二百余名文武官员站立左右,作为足利义满生前最疼爱之子的足利义嗣和当年护送他前来大明的足利满隆。
足利满隆是足利义嗣和足利义持的叔叔,并且与足利氏的许多家臣关系很好,一旦日本出现了什么事情,他也有能力帮持足利义嗣,所以足利义满才会派他前来大明。
得知足利义持拒绝向大明称臣,他立马就带着足利义嗣求见皇帝,并来到了西角门参加大明朝的常朝。
见武官集体要求出兵,足利满隆心里一紧,他担心大明会像对交趾一样,出兵便强占日本。
不过事实证明他想多了,因为光凭武官,还不足以决定是否对日本出兵。
“陛下,臣以为不可对日出兵……”
殿阁大学士解缙站出来作揖,同时侃侃道:“昔太祖高皇帝时,便定下了十五个不征之国。”
“即便是安南,朝廷也是因为安南胡氏寻衅,陈氏不管不顾,因此才出兵扶正了仁君陈曜。”
“日本虽然不臣,可依旧愿意和朝廷贸易,朝廷无须为了一个名义上的称呼而兴师动众,劳民伤财。”
尽管各国都知道,大明吃下安南只是时间问题,但这并不妨碍如今的安南国主依旧是将近八十且无后代的陈氏陈曜。
只要他还活着,那安南就没有灭亡,尽管各国都知道陈曜一旦去世,大明立马就会将交趾变为大明名义和实际上的一部分,但谁都不敢开口抗议。
毕竟不管怎么说,安南和大明的战事都是安南挑起来的。
“陛下,臣附议!”
当解缙开口,杨士奇、胡广、胡俨、黄淮等人纷纷开口附和,就连宋礼、郭资、杨荣、杨溥都纷纷站了出来表示征讨日本兴师动众。
当下东洲的事情还没有曝光,因此即便是隶属朱棣和朱高煦的文官,也并不知道这对父子要借助日本叛乱的事情来谋求一个日本北部的补给点。
在他们看来,保住当下的市舶贸易就足够。
日本说到底也是一个人口千万的大国,一旦与它开战,且短时间分不出胜负,那对日市舶司绝对会受到影响。
对日市舶司每年能给大明带来二百万贯的收益,一旦它受到影响,那对大明来说完全得不偿失。
何况在群臣看来,这一战不管是输是赢,对大明都没有好处。
赢了也不过就是维持市舶贸易,得了一個君臣的称呼罢了。
输了那可就糟糕了,市舶贸易一旦断绝,每年二百万贯的收入就蒸发了。
如今的大明正常的年收入折色也不过三千二百余万贯,一下子蒸发十六分之一,这打击不可谓不大。
“陛下,群臣此言差矣!”
当文臣说完,武官队伍之中,数年未曾上朝的越国公杨展走了出来并作揖道:
“世人皆知,日本国主足利义满为朝廷册封,而其最钟意之子为国子监中三子足利义嗣,并派出使臣,希望朝廷支持足利义嗣。”
“如果朝廷只因为人亡政息便不再履行当年答应日本国主的承诺,那朝廷的威信便会扫地,须知海上诸国之所以同意设置属国馆,全因朝廷曾经答应过各国国主,一旦各国遭遇战事,属国馆兵马将会护送各国国主前来大明,以待复国。”
“如果朝廷连答应日本国主的事情都做不到,那又如何让各国国主信服?”
“其次,朝廷当下正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