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过来连成一片的辎重车更是阻碍了在京骑兵的冲锋,致使他们所有一切都成了无用功。</br>他们只能在这里眼巴巴的看着,目送他渡江而去。</br>“他这一去,京师危矣……”</br>盛庸除了痛苦感叹,什么也做不了。</br>只是连这句话他也没说对,因为朱高煦都还没到江南,京城便已经彻底乱了起来。</br>“贼兵以渡江南甚重,外郭城外有兵马不下三万,请陛下撤回外郭城守军,返回防守内城!”</br>“臣等附议!!”</br>正午、武英殿里,在朱高煦还在忙碌着渡江时,群臣已经上演了利己的舞台剧。</br>外郭城的二十余万百姓毫无疑问成了被抛弃的对象,尽管他们说的很对,可朱允炆却还是为自己的无能感到绝望。</br>“那可都是天子脚下之民啊……”</br>他近乎绝望的看着群臣,群臣也面面相觑,最后黄子澄站出道:“陛下,此事无可奈何,只有在击退贼军后蠲免百姓赋税了。”</br>“……”朱允炆缓缓闭上双眼,无力伸出手摆了摆:“由黄先生草拟旨意吧……”</br>“臣领命!”黄子澄作揖应下,随后开始将驻守在外郭城的守军按照精锐程度逐一撤回内城。</br>十万壮丁和四万兵马司的衙役,以及不到万人的上直精锐……</br>这十五万人马看似很多,平分到外城却只能做到每门七八千人。</br>因此当上直精锐和兵马司的衙役开始陆续撤走,壮丁们立马就意识到了不妙。</br>胆子大的开始直接逃跑,胆子小的则是在撤退路上逃跑。</br>总之,当京城暮鼓作响,十五万兵马只撤回了不到十万人,半数以上壮丁逃跑,甚至包括了许多上直、兵马司的兵卒也是如此。</br>负责京师城防的齐泰无可奈何,只能将这十万人分别布置在内城的十三座城门处,并给十三座城门各自安排了守将。</br>徐增寿负责神策门、金川门、钟阜门这三道北门,其余城门则是交给有经验的武勋们各自驻守。</br>只是当他们赶到城门处时,看着那几乎如同游勇散兵的兵卒,实在不知道应该如何守住京城。</br>“唏律律……”</br>十七日清晨,慢慢悠悠抵达镇江并赶来的朱高煦终于抵达京城外的麒麟门。</br>不过此刻的麒麟门已经被孟章给接管,而朱高煦也看到了许多被关在城门内,眼巴巴看着自己的百姓。</br>“看来我这大兄是弃了百姓,保卫他的京城去了。”</br>朱高煦调侃着朱允炆,不过他并不觉得奇怪,毕竟朱允炆就是这样的人。</br>要他为了十几二十万外城百姓而放弃最后的希望,这可真是太难为他了。</br>“殿下,这群百姓都是等着禁令解除,想着出城砍伐木柴做饭的。”</br>孟章在马背上解释了一句,朱高煦却轻笑道:“出城不行,让他们多等一日吧。”</br>“是!”孟章也笑着点头。</br>他们二人能笑得如此轻松,是他们知道眼下京城已经人心浮动,根本守不下来。</br>不提徐增寿,单单说其它城门,恐怕就没少有小心思者。</br>“传令三军,进入京城后严守我军‘三军八纪’,若有犯者严加处理!”</br>“末将领命!”</br>朱高煦开口,孟章应下。</br>随后,他眺望那盘卧却一眼看不到边的京师外郭城,意气风发的挥手下令:“进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