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例如明代中后期的士大夫,后世人都说他们软弱,却不知道他们在发现西南的金银矿后,立马就开始硬着头皮和东吁缅甸、杨应龙、奢崇明、沙定洲等人断断续续打了一个世纪。</br>只要有利可图,他们就会变得积极且精明。</br>要挑准利益,一些东西在某些时候值钱,某些时候就不值钱。</br>不过这其中不包括金银铜铁,至少在五百年内不包括。</br>因此,朱高煦的学科,算是派上用场了。</br>“山东百姓尽管迁移,能迁移多少就多少,这场战事不会持续太久的。”</br>朱高煦脑中思绪完全,现实却对杨展给出承诺。</br>杨展虽然担心辽东粮食问题,可面对朱高煦的安排,他还是选择了信任。</br>不多时,渤海军开始大批登船。</br>由于北上船只的数量远超朱高煦他们的预期,因此仅仅第一批人便运送了六千四百之数,还有四千余匹军马。</br>他们来回需要三日,按照这个速度,大概能在二十天左右的时间里完成全军登陆。</br>不过在完成登陆的中间,朱高煦不可能傻傻的什么都不干,那样只会让李景隆有时间准备对付自己。</br>因此,朱高煦也踏上了第一批渡海的队伍。</br>十八日午后未时,伴随着第一批渡海船只抵达登州城,朱高煦便迫不及待的吩咐起了随他一起南下的徐晟。</br>“让弟兄们吃饱喝足,然后挑三千弟兄和所有军马,我们明日一早出发青州府。”</br>“殿下,我们要打青州吗?”徐晟开口询问,朱高煦却摇头道:</br>“去了你就知道了,反正我们这一趟不是为了攻城掠地,而是为了更好掩护弟兄们登陆。”</br>朱高煦简单交代过后,便自己去登州衙门休息去了。</br>在这里,他还见到了投降后被圈禁起来的戚谏。</br>“末将登州代指挥使戚谏,参见殿下,殿下千岁……”</br>不算宽敞的登州衙门倒座房里,朱高煦见到了一身鸳鸯战袄的戚谏。</br>“起来吧。”</br>朱高煦坐在了倒座房内唯一的椅子上,然后看着缓缓起身的戚谏,心里有些想笑。</br>戚谏,提起这个人,许多人并不熟悉他,可如果提起他的玄孙,那许多人都会竖起大拇指。</br>戚谏的曾祖是跟随老朱从淮西打出来的一个普通兵卒,名为戚祥。</br>在大明建国后,戚祥被老朱授予登州卫指挥佥事的正四品官职。</br>尽管后世说老朱苛责功臣,但实际上老朱和朱棣这两人对功臣可以说基本做到了与国同休。</br>戚继光、俞大猷、孙传庭……</br>这群还算出名的人,细数他们的家庭,基本都是从洪武乃至永乐年间传承下来的家族,而能传承下来的原因就在于老朱家十分保值的卫所武官世袭制。</br>但凡子孙努努力,都能继承祖先留下的官职,例如戚继光寸功未立就是指挥佥事,俞大猷百户官,孙传庭虽然没有直接继承家中武官,但也是靠着家族积累的资源考取功名。</br>戚谏是戚祥的曾孙,也是戚继光的高祖父,对于这样的人,朱高煦不管他的后代能否生出戚继光,至少看在戚继光的面上,以及他自身的能力上,自己不能对他太苛责。</br>“这地方太小了,明天开始伱就入主这指挥使衙门吧。”</br>朱高煦在戚谏尚未反应过来前笑着开口道:“那个代字,便去了吧。”</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