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辈,就让他说去吧!”沈静倒是不以为意,村里人又不是没长眼,到底是谁供出的慎哥,他们心里门清儿,只不过不愿意得罪韩老爹而已。
何氏笑道:“还是大丫你通透,你二叔就说三个二婶我加起来也不及你。要不是你把慎哥送到了学堂,他现在也不会
这么有出息。”
“我听二婶你这意思,是想送鹏哥进学堂。”沈静问了这么一句。
何氏笑道:“让你猜着了,鹏哥今年已经五岁了。我打算明年正月就把他送到镇上的学堂,还得有劳你跟刘秀才说一声。”
“这是好事,要是鹏哥将来出息,二婶你就等着享清福吧!”沈静笑道。
何氏道:“我现在也没别的想头,就是想着鹏哥将来能考回个秀才,两个丫头能嫁个好人家。”
“二婶你要是听我的,两个妹子的婚事先别那么急着张罗。”沈静很难得的说了句真心话,“她们和柳儿差不多大,其实不着急定亲。“
何氏没听明白,“大丫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沈静道:“我只是觉得两个妹子的婚事可以往后拖拖,如果将来慎哥有大出息,那么两个妹子仗着是慎哥的堂妹,也可以说门好亲事。“
何氏这几年待她还算不错,尽管对方身上毛病也不少,但总归都是韩家人,沈静不介意在自己风光的时候,拉拔他们一把。
当然这话她可以给何氏说,但是如果是韩老三,她就不会这么说了。
何氏细想了想,确实不错,要是将来慎哥能中举人,那么自家两个闺女就是举人的堂妹,这说出去得有多风光,得有多少人抢着上门来提亲。
“不过慎哥将来能不能有大出息,这事也不一定。“沈静看见何氏脸上的表情,就知道她是动了心。不过也得提醒对方一句,要不然慎哥迟迟中不了举,万一耽误了两个妹子的婚期就不好了。
何氏笑道:“我知道分寸,反正她们俩现在还小,再等三四年说亲也行。“
村里有些人家把闺女留到十七八岁成亲的也不是没有,何氏觉得自家完全可以再等个四五年。
沈静听她心里有谱,这才放了心,转而说起鹏哥上学堂的事。
“可惜慎哥过不多久就要到府学读书了,要不然还能教鹏哥认几个字。“
何氏听了一愣,她原本就有这个打算,打算过两天带着鹏哥过来
找慎哥,一是联络感情,二来就是想让慎哥教鹏哥认几个字。没想到却从沈静这里听说了慎哥要去府学读书的事。
“我听你二叔说,进学以后不都是到县学读书吗?“何氏问道,”怎么慎哥却要去府学那里?“
沈静道:“二婶你就有所不知了。慎哥这次院试考了第十名,而考中前十名的秀才,是可以到府学读书的。我听慎哥说,在府学读书,不仅不要束脩,而且每个月还能领到廪米六斗。“
何氏只知道慎哥中了秀才,不知道他考得名次这么好,不由叫了声乖乖,“我这还是第一次知道上府学还能领到大米。“
沈静道:“何止大米,年末学里还会发银子。不过银子不多,一年只有四五两。“
一年四五两银子,那也不少了,而且还有每个月领到的六斗大米。何氏越发坚定了让鹏哥读书的决心,等明年正月,一定要把鹏哥送到学堂。
三天的宴席过后,沈静就开始张罗慎哥去府学的种种事宜。
上次去府城,路上虽没有遇到什么危险,可是沈静为着安全起见,这次打算叫上韩老二,连带郑云,他们三个人一起去送慎哥到府城。
慎哥收拾东西的时候还有些感慨,要是杜佑堂也能考入前十名就好了,那样他还能在府学有个伴。
可惜杜佑堂发挥失常,不能陪他一起去府学。
那天刘秀才来的时候,倒是提了一句,说杜佑堂打算到宁县的凝翠书院去读书。
范老夫子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