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都市言情>香江大亨传奇> 第五六四章 发家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六四章 发家(3 / 3)

波朋友常聚一块,商议生计与出路问题。其中两位在沪上银行的旧同事与包玉钢意见相同。

于是大家合起来成立一家四人联合公司。

寻找写字楼千辛万苦。正好一家公司在皇后大道中华人行租了一套写字楼,后又付不起房租,便挤出一小间给包氏四人公司。

包玉钢曾回忆道:“四人挤一起,连转身的地方都没有。一个人要开抽屉,另一个就得站外面去腾出空位。”

四人公司寄人篱下,连挂牌子的地方都没有。

如不是包玉钢日后成为商界巨擘,当时及以后的普通香港市民,永远也不会知道曾有这么一间四人公司存在。

他们默默无闻地做中国的土产买卖,生意还算顺利,但都是薄利生意,未显示出大的突破。

韩战爆发,这对香港经营内地生意的英商来说,不啻是晴天霹雳;对与内地有千丝万缕联系的华商来说,又是天赐的发财良机。

并不是所有加入偷运“违禁物资”到内地的人都一夜暴富。像霍鹰东这样,由布衣一跃为巨富的算异数。

一部分人赚得盘满钵满;一部分人小本微利;还有一部分人船倾货淹,甚至断送性命。

因素是多方面的:运气、胆量、航线、货色。一般说,航程愈远愈赚钱,于是就有人九死一生,把船开到辽东半岛与北韩;同时,违禁的物资中,与战争愈密切,暴利愈大。

银行家素来保守稳健。四人公司的四位老板,都出自银行业,作风难免保守。

他们从欧洲购进化工原料、铸铁锭、轮胎等一般性的战略物资,通过第三国或中立区葡京再卖给别的商人。

其他商人装船运往内地,与有关部门发生直接关系。显然,盈利大的是后一类商人,但风险也大。

包玉钢等人不求暴利,但求平安。由于量大,赢利也比较可观。

韩战结束,这种“猪笼入水”的生意嘎然中止。

四人公司便改做民生生意,从湾湾购来食糖;再交一间公司卖给内地。

韩战期间,由于业务的扩大,包氏家族的成员不断加入公司。

人员扩充了,生意却缩至食糖一项,包氏父子都非常焦急,于是就萌生出去内地开辟生意渠道的念头。

包玉钢在沪上市政府的银行做过“大官”,包兆龙决定自己去,以民间商人的身份重访沪上的商界朋友。到了沪上,那些老友噤若寒蝉,唯恐避之不急。

包兆龙说好了一有好消息,马上与家人通电讯。连等几星期,包兆龙杳无音讯,一家人都十分焦急,又不敢贸然去沪上。

“这么说来,内地不需要我们跟他们做生意了?”包兆龙三子包玉星问道。

“是的,父亲!”包玉星说道。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