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其他类型>汉家功业> 第三百六十章 任重道远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六十章 任重道远(2 / 4)

/br>就比如几年前,他突然发兵,抢占谯县,以一己之力改变了江东战局,当时朝野就沸反盈天,认为曹操居心叵测。</br>事后曹操的解释,刘辩也是不置可否。</br>心里轻轻叹了口气,刘辩也有些无奈。</br>每到王朝末年,总有忠肝义胆之事,也不乏奸邪之辈。</br>作为皇帝,实在难以判断,到底是忠是邪。</br>即便有后世的角度,刘辩对曹操,仍旧难以下判断。</br>‘他才是齐、晋啊……’</br>刘辩望着南方的豫州方向,心里起伏不定。</br>袁绍大喊着要‘尊王攘夷’,实际与历史上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本质上是一样的,表面遵从汉室,无不是为了自身利益。</br>曹操到底是一代奸雄,儿子篡汉自立。</br>“让他回京吧。”</br>刘辩繁杂不定的心思,突然一扫而空,喝了口茶,淡淡说道。</br>荀彧猜不透刘辩的心思,抬头问道:“陛下,为何职?”</br>刘辩目色坚定,道:“大司马府也该改一改了,大司马下设左右司马,设四将军,具体官职,卿家与大司马商议一下,不过,曹操回来,要负责主推‘军政分离’,豫、徐已经在手,北方各种基本稳定,不能再拖了。”</br>因为诸多原因,在朝廷手里的北方几个州,如冀州,青州,推行‘军政分离’一直是暂缓或者小步慢走,并没有全面推动。</br>荀彧这会儿也抛开了刚才的惊悸,心中思索再三,道:“陛下,兵部尚书虽说是文官,到底也主管统兵,曹操可否为兵曹尚书?”</br>在刘辩的改革中,兵曹负责统兵,大司马府负责调兵。</br>荀彧话里的意思很简单,还是不想让曹操接触调兵之权。</br>刘辩摇头,道:“当年,朕与曹操有过约定,就让曹操回大司马府。待等豫州稳定了,卿家找个时间与大司马通气,将他调回来。朝廷里反对声,卿家要找他们谈一谈,不要总是揪着不放,国事繁巨,还是要以做事为主。”</br>荀彧明白了,道:“陛下,那刘备,是否也当调入朝廷?孙策屡次大败吕布、董卓,比之其父还要凶猛,臣担心刘备守不住徐州。”</br>这句话,倒是让刘辩有些迟疑,继而沉吟起来。</br>对于刘备的能力,刘辩还是信任的,但从目前的表现来看,刘辩还不具备后世的汉烈帝的能力,一直在吃败仗,没有惊艳表现。</br>历史上,他好像就失过徐州吧?</br>刘辩心里推敲一阵,道:“让他也进大司马府吧,调张辽入徐州吧,汉中那边,让大司马府再遴选其他人。”</br>刘焉已死,刘璋回到益州,经过一番苦斗,虽然勉强接管了益州,但他不是益州牧,名不正言不顺,还处于一个颇为艰难的境地。</br>在益州,有不少官员并不认可刘璋,打着‘心向朝廷’的旗号,屡屡与刘璋为难。</br>是以,作为扼守冀州与朝廷要道的汉中,便没有那么危险了。</br>“那徐州牧呢?”荀彧问道,对于调张辽入徐州,他没有什么异议。</br>刘辩瞥了他一眼,再次拿起茶杯,道:“调朱符暂为徐州牧。”</br>荀彧神色微动,朱符?</br>朱符,朱儁之子,原本是交趾刺史,在面对异族以及袁术的进攻,兵败后便不知所踪,这是活着回到洛阳了?</br>荀彧无不可的点头,继而道:“陛下,豫、徐既定,是否考虑对凉州动手了?”</br>在整个北方,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