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nf</b></div> 洛阳城里风云变幻,人心思动,暗地里的影影绰绰不知道有多少。
但令人意外的是,在刘璋激动晕倒后的第二天,刘焉的奏本就到了刘辩的案头。
刘辩摸着下巴,古怪的笑着道“咱们这位刘使君,真的是急了。”
这是崇德殿后殿,刘辩的茶室,荀彧对坐,不苟言笑的道“陛下,这么看来,刘焉或许真的没多少日子可活了。”
刘辩扔下奏本,道“先任命成都,绵竹的太守,让张辽撤回来吧。刘焉这么识趣,朕也得给这位即将临终的皇叔一点点面子。”
荀彧道“尚书台已经遴选好了,陛下,对于兵权,是否再做些安排?”
刘辩摇了摇头,道“没那么容易,不过可以试一试。那个刘璋,卿家怎么看?”
荀彧顿了片刻,道;“依臣的观察,刘璋有些小聪明,但没有大智慧,也缺乏魄力,不足以统治蜀地,将来朝廷收回益州,应当不会太难。”
刘辩笑容更多,道“卿家的判断应当不错。现在凉州、益州的事情算是解决了,接下来便是董卓了。”
荀彧些许老成的脸上出现一抹凝色,道“陛下,真的决定要剿灭董卓了吗?”
刘辩打量着荀彧,有些好奇的道“前几年不打,是因为真的打不了,是朕压着朝野的好战派。几年后,朝廷有些力气了,完全可以打一打,怎么反而卿家还迟疑了?”
荀彧与刘辩对视,道“陛下,真的决意剿灭董卓了?”
刘辩眉头一挑,伸手拿起茶杯,道“卿家继续说。”
荀彧坐直,沉吟片刻,道“陛下若是决意剿灭董卓,以董卓的情形,三个月,最迟半年就能功成。可剿灭董卓后,刘表、袁绍、士燮等人,就是不得不继续征讨,朝廷无力支撑连绵不绝,好日长久的大战。臣相信,陛下也早就看透了这一点。”
刘辩喝着茶,神情不动,心里暗自感慨。
聪明人就是聪明人,有些事情,真的是遮掩不住。
刘辩放下茶杯,一脸坦诚的道“卿家所言,正是朕的顾虑之处。朕是皇帝,不是董卓、袁术等叛逆,可以肆无忌惮的竭泽而渔,不顾百姓死活。”
荀彧道“他们是为自己,陛下要顾虑大汉天下;他们只顾眼前,陛下要顾虑数十年甚至是百年,自是不同。”
“不过,朕觉得,还是可以打一打,”
刘辩看着荀彧,道“乌桓,鲜卑,匈奴已经蠢蠢欲动,朕不想两面开战。”
荀彧沉默一阵,道“陛下,这一战,臣觉得或许不会像预期那样结束的很快,一旦拖延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大汉朝实则早就分崩离析了,各地州牧、郡守,甚至是县令都已经坐大,朝廷的命令形如废纸。
刘辩继位后,苦心孤诣的推行‘新政’,目的就是将旁落的权力逐步收回朝廷,积蓄力量,重塑大汉国威。
可一旦开启成年累月的大战,朝廷耗尽这几年积累的元气,很可能又要回到中平年间,甚至更危险!
“所以,”
刘辩双眼灼灼的盯着荀彧,道“卿家,‘新政’一定要快,要不竭余力——时间能是一切问题的解药!”
荀彧心里一紧,暗自秉着一口气,道“臣明白。不过,征讨董卓一事,还须谨慎。”
刘辩身形后倚,微笑着道“朕会组建一个‘新政督察司’,主要就是督进‘新政’的进度,对于‘新政’的一切阻碍,朕会毫不犹豫的清除。对了,朕听说,荀攸与卿家的分歧渐多,对‘新政’产生了更多顾虑。益、豫、或者交趾都还空着,卿家觉得哪一个合适?”
荀彧顿时色变,立即躬身道“陛下,公达与臣只是政策的分歧,并无过错,还可弥合。”
刘辩拿起茶杯,淡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