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nf</b></div> 袁耀越想越不多,于是喊来了内外观侯张闿。
“从会稽郡北运的粮秣可有异动?”
张闿只感觉很奇怪,同样的问题袁耀前两天已经问过自己一遍了。
“回禀将军,会稽郡北上运来的粮草一如往常,其中七成都运到了由拳以供周瑜大军取用,三成运到了乌程供程普所部支用。”
袁耀眉头皱的更深“他们这段时间,一共从会稽郡运来了多少粮食?”
张闿道“这段时间只运粮了两次,合计不超过两万石粮食。”
“坏了!”袁耀噌的一下站了起来,右手锤拳道“孙策有诈!”
周瑜统领的军队,约有一万两千人之众。
程普被自己打掉了一千士卒,手下应该还有三千人,加上孙策的三千本部精锐。
合计是一万八千江东兵,如果加上从会稽郡运粮来路上的消耗,每月至少要消耗两万石粮食。
就算孙策随军携带了军粮,但一般不会超过一月之数,也就是两万石。
而从战事开始到现在,也已过去了一个多月。
如此算来,孙策军此时至多只有一万石存粮,他哪来的三万石粮食送去丹阳?
要么是张闿的探报有误,要么就是孙策会凭空变出粮食来,要么就是孙策在耍诈!
袁耀自然偏向于第三种可能!
孙策被自己劫走了三万石粮食,还损失了一千士卒,居然隐忍不发,甚至还一口答应了袁耀再次催粮的要求,并且直接派出将卒又送出三万石粮食。
这太反常了,根本不像孙策的作风!
你要说孙策直接杀了自己派去的使者,然后擂鼓点兵,直接杀到吴县城下,骂自己一个狗血淋头,欲除自己而后快……
袁耀都觉得是正常的。
但孙策居然忍气吞声,甚至逆来顺受,这就有点匪夷所思了!
袁耀左思右想,最终想到了两种可能。
第一种可能,孙策已经猜到了袁耀会在半路再次劫粮,因此压根没打算送出真粮食,而是随便装了些杂物或是沙土来应付差事。
反正劫走粮草的是“山越野人”,袁耀总不能指着上千袋沙土质责孙策和程普吧,那不等于袁耀承认是他指使的祖郎去扮装劫粮了吗?
但袁耀旋即又推翻了这种可能,因为孙策也应该知道袁耀之所以指使祖郎劫粮,不仅仅是为了索图更多的粮食,也是为了伏杀运粮的士兵,以此来消耗孙策的兵力。
所以,孙策应该是不会用沙土代替粮食这种消极策略的。
那就只剩下了另一种可能。
孙策在将计就计,他想在祖郎劫粮的时候,来个黄雀在后,反打自己一手!
这种情况下,就算孙策把祖郎所部当作山越逆贼全都杀了,袁耀也不能说什么!
袁耀总不能承认祖郎是受自己指使的吧!
到那时候,不论袁耀愿不愿意,也只能把祖郎劫粮的行为定性为擅作主张,是图谋叛逆自立!
而袁耀好不容易给自己攒下的“有识人之明”的名声,也会因此蒙受阴影!
甚至如果孙策不杀祖郎,反而将其生擒,并且拿他大做文章的话,势必会给袁耀造成更大的舆论麻烦!
江东如今的舆论本就两极分化,有看好袁耀的,认为袁耀有明主之姿,又说孙策应主动归还兵权,或早日返回寿春听命于袁术帐下,否则就是不甘人下,怀有异心!
看好袁耀的,主要是以江东世家大族代表的中上级士民阶层。
也有看好孙策的,认为孙策有霸王遗风,是治乱之雄主,而袁耀和他父亲袁术一样,都是欺世惑众之人。虽然四世而三公,但却不思汉室,常有篡逆之心!
持这种观念的,多是以地方豪杰为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