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安排好的住处,朱雄英叹道:</br>“之前你总是和我说,匠籍是制约生产力发展的最大阻碍。”</br>“我一直想不明白,此法明明是为了保护工匠。”</br>“防止因人员变动导致技艺失传,为何会反过来阻碍生产力发展?”</br>“现在才明白,匠籍之害竟如此之大。”</br>“连梅老实一家这样的大匠都尚且如此艰难,更遑论其他工匠了。”</br>陈景恪回道:“情况或许比你想的还要严重,徐老大应该知道一点。”</br>朱雄英将目光看向徐允恭:“将你知道的告诉我。”</br>徐允恭本不想参与到这种事情中来,但朱雄英问了,他也没准备隐瞒。</br>就将自己知道的情况讲了一下。</br>朝廷嘴上说给工匠发俸禄,但那点钱吃饭都不够,还很难全额拿到。</br>大部分都被官吏找各种理由克扣了。</br>怕他们的心野了,还不允许接私活赚钱。</br>工匠的生活也就比乞丐好那么一点。</br>所以即便再苦再累,都期盼着朝廷能有活分派给他们。</br>不是因为他们想干活,而是差遣一般都管饭,不用饿死。</br>然而很多时候,连这点小小的祈求都是奢望。</br>应天的达官贵人驱使工部的工匠,就和驱使奴隶一般。</br>干活不给钱不管饭,做的不满意动辄惩罚。</br>因为不属于朝廷差遣,工部也不管饭不给工钱。</br>所以匠籍之下哀嚎一片。</br>朱雄英脸色变得非常难看。</br>天天跟着陈景恪学习,他对生产力、对工匠的认识更加深刻,知道其中的重要性。</br>只是绝想不到,工匠面临的情况竟然如此悲惨。</br>这才是立国之初就如此了,以后更是难以想象。</br>他没有问这种事情群臣是否知道,因为他知道答案。</br>文武百官哪个不知道?说的更狠一点,皇帝难道就不知道?</br>没人在乎罢了。</br>不,应该说他们很在乎。</br>如果匠籍取消了,工部和将作监的官吏去剥削谁去?</br>文武百官想修建亭台楼阁,就没有免费劳动力了,就要花更多的钱。</br>所以匠籍必须存在。</br>至于工匠的死活?那是朝廷的问题,和我们有啥关系。</br>和伱们没关系,和我有关系,和大明有关系。</br>朱雄英斩钉截铁的道:“回京之后我亲自去和皇爷爷说,废除匠籍,彻底还工匠自由。”</br>徐允恭说道:“太孙仁慈。”</br>陈景恪也很欣慰,没白教这么久。</br>大明的未来不看朱元璋,也不看朱标,要看朱雄英啊。</br>“作为一名优秀的君主,不能只提出问题,还要想办法解决问题。”</br>“废除匠籍很简单,我相信陛下也不会驳你的面子,但废除之后呢。”</br>“皇家是需要工匠的,而且匠籍也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让技艺得以传承下来。”</br>“废除匠籍之后,如何解决这个问题?”</br>朱雄英很自然的道:“那不是有你吗,随便想想不就有主意了。”</br>陈景恪:“……”</br>徐允恭差点一个没忍住笑出声来,连忙捂住嘴。</br>陈景恪深吸口气,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