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啊,就老老实实的待在应天吧。”
朱雄英沮丧的道“你就不能让我幻想一会儿吗,可恶。”
陈景恪忍俊不禁“好好好,你就好好幻想吧。我啊,就要去拥抱外面的世界了。”
朱雄英恨恨的道“将来我当了皇帝,罚你天天在家禁足,哪都不能去。”
收拾好行李,回家和父母说了一声,陈景恪就踏上了前往陕西的船只。
随行的还有一大群文武,这些人都是帮助朱标分担工作的。
朱橚也跟随一并出发,不过他的目的地不是陕西。
看着自己的这个徒弟,陈景恪非常的欣慰
“你的天赋果然很高,才只是一年的时间,就能将理论知识掌握了七七八八。”
“现在缺的就是实操了。”
“到了太原那边好好干,等回来你在外科方面就能超过我了。”
朱橚谦虚的道“都是老师教的好,和您比起来,我才只是学到一些皮毛罢了。”
“也就是您将心思用在了别处,否则哪有我追赶的份儿。”
作为学生他自然知道,自家老师对外科手术的了解,还停留在理论方面。
实操甚至不如才学了一年的自己。
不过他并未因此就自以为了不起,反而更加佩服陈景恪。
才十四岁,就学到如此多的高深学问,堪称是全才。
正因为要操心的东西太多,才没时间专研外科手术。
也才有了自己超越的机会。
现在他的追求可是很高的,要当张仲景、孙思邈一般的医家圣人。
既能治病救人,又可以功成名就,想一想他都觉得兴奋。
对陈景恪那更是发自内心的感激。
要不是陈景恪收自己为徒,传授如此高深的医术,恐怕自己还在蹉跎人生。
在外人眼里,依然是好奇技淫巧的亲王,在父母眼里是愚蠢不堪造就之人。
可以说,是陈景恪改变了他,成就了他。
感受到来自弟子的尊敬,陈景恪心中非常的开心。
对这个徒弟他也是一万个满意。
有天分,有耐心,有善心,还热爱医学,简直就是为医学而生。
相信他能将华夏医学推向一个全新高度,完成自己无法完成的梦想。
船队逆流而上,在开封地界朱橚带领他的团队下船,北上前往太原。
陈景恪继续逆流而上,在潼关进入渭水前往关中。
只是渭水河道实在太崎岖难行,差点没把陈景恪的胃汁给颠出来。
果然,不亲自体会一番,就不知道古人为何会做出很多奇怪的操作。
之前他一直很疑惑,明明有渭水连通黄河,隋唐时期为啥还要开挖广通渠?
两条水道靠的很近,功能重复,不是浪费人力物力吗?
现在终于知道了。
这要是靠渭水搞漕运,关中几百万人早就饿死了。
只可惜广通渠是人造的河流水势平缓,这也意味着容易淤积,需要定期维护。
隋唐广通渠早就被淤平了。
现在进出关中,要么就走陆路,要么就走渭水。
严重阻碍了陕西和外界的沟通,制约了关中的发展。
所以,必须找机会重新将广通渠给挖通。
到时候长安就算无法恢复汉唐盛况,也必然会迎来又一春。
一路到达长安,陈景恪终于见到了朱标。
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实在太憔悴了,整个人也瘦了好几圈。
见到他,朱标倒是很高兴
“景恪,我这身体太不争气了,还要劳烦你跑一趟。”
陈景恪叹道“这都是臣该做的,倒是殿下的状况有点出乎我的意料。”
“在我印象里,您不应该是这种不顾后果之人啊。”
朱标看了一眼旁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