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未央宫,他还有夺回王位的可能,不至于兵败身死,一败涂地。”
神元殿君努力回想着已经被烧掉那张草图,她仍然满头雾水,想不透其中的关窍。
瀛姝却明白了:“姜泰忌内患,更胜于外敌。”
司空月狐颔首微笑:“不能说姜泰的想法不对,因为北赵这回的确不可能攻破潼关,北赵过于低估了北汉,北汉虽经内乱,可毕竟还有冉朱孤等等勇将,而北赵这时,也绝无可能动用举国之兵,彻底撕毁六部盟约。
巩祥禄擅长的是权争,对于推行税法鼓励农耕等等民政,也算是有可取之处,但他并不擅长军战,他洞悉了北赵皇帝急于一雪前耻的心态,为投其所好,方才一味游说北赵针对北汉用
兵。”
在北赵看来,北汉就是六部盟国的叛徒。
“姜泰最不放心的人就是冉朱孤,因此,他这回必然会让冉朱孤从武关出征,冉朱孤麾下尚有两千京兵,剩余的八千,现为冉其吉率领尚在襄阳城外,这一万兵,可由冉朱孤统率牵制宛城部。”
听司空月狐这么说,连瀛姝都疑惑了。
“冉朱孤被调离,岂不是对咱们的战计大大不利?”
“你再想想姜泰还有哪颗棋子可用,这颗棋子,还必须落在武关守将这个至关重要的位置上。”
神元殿君现在已经彻底放弃了思考,垂着眼睫:真是不自量力,以为经他点拨,或许也能懂得不少军政之事,如此就也有了与君长谈的机会,逐渐争得认同和好感,我啊,认定了阿姝是因常与他商议公务,才为他视作与众不同,我只要更努力些,未必就做不到,但人和人之间,原来真的存在如此的天渊之异。
瀛姝现在的脑子里,满当当的全是奇袭汉中。
“姜高帆!”突然间,茅塞顿开,瀛姝全都想明白了:“冉朱孤要助姜漠夺位,但肯定不能在此危急时刻因为内争损耗过重,否则就算夺得了王位,等如把北汉拱手相送敌国,冉朱孤绝不会完全不顾大局,正如姜泰,无论他有多少的贪心,也绝对不会听信姚太后的谏言,在这个时候只图把姜漠置之死,逼反冉氏部!
姜高帆曾与姜泰并肩作证,已经获得了
姜泰的信任,姜泰会下令由他镇守武关,有他作为冉朱孤的内应,冉朱孤领着自己的一万京兵,就有望不费吹灰之力接管武关,武关失,则长安乱,以最小的损失夺城逼宫,北汉才不至于遭遇灭顶之灾!”
聪明的丫头。
司空月狐忍不住高扬着唇角。
一切正如司空月狐的布局。
姜泰的确不甘心被困守危局,他主动冲姜高帆提出:“如果朕将武关交给大尚臣镇守,大尚臣可有十足把握保证武关不失?”
“武关还并非燃眉之急……”话说到一半,姜高帆佯作吃惊:“陛下是想将冉朱孤调离?”
“大尚臣深知我心。”姜泰重重擂了下条案:“我不信北赵、东豫之间,是真的已经化干戈为玉帛,东豫或许可能会助姜漠,但绝无可能与北赵真正结盟意图并吞关陇!如今的六部,北赵才是东豫最大的威胁,东豫若助北赵先得长安,至多是趁乱拿下汉中。
但东豫仅有汉中有何用?无非就是给益州多添一道屏障罢了,然而如果北赵占据长安,东豫就难以守住襄阳,襄阳城于东豫而言,可比汉中重要多了!
这两国不会联盟,武关压力的确不大,大尚臣只需要防范冉朱孤杀个回马枪,必需杜绝他调动藩兵,袭京逼宫!”
“臣必不辱使命。”大尚臣连忙跪地,握着拳头,轻击胸口称誓。
不过,姜高帆当然也会提出自己的建议,力求姜泰的战计万
无一失。
“仅仅调走冉朱孤,还不能完全规避京中生乱,可如果将冉氏部等党徒完全调离,他们未必会听令行事,臣以为,现在陛下应当以国战为名,先勒令所有部首召集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