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现场,鸦雀无声。
刘季篪已经陷入了沉默。
随即一道声音响起
“此言大缪矣,圣人之道的确蕴含于自然之理,但若我们尽皆可以轻意参悟,那岂不是人人皆可以为圣?”
眼见刘季篪再次吃瘪,一旁沉默良久的内阁大学士黄淮突然出言相助,算是通过耍赖给刘季篪解围。
大儒黄淮,少时便聪敏异常,博览群书,所写文章高深雄健,深得古人文风精髓,当时被赞誉为“上继屈宋,下并班马”,号“介庵先生”。
他本以为自己这句类似耍赖皮的回答,可以助刘季篪解围。
毕竟圣人之道乃是那些圣贤提出的理念,自己这些儒生皓首穷经了一辈子,也未曾参悟半分,这就只能证明圣贤之所谓为圣贤,定然有着他们的特殊之处,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参悟圣贤之道的。
但是,黄淮万万没有料到,正是这句赖皮话语,将程朱理学彻底推进了万劫不复之地。
“介庵先生此话错了,圣人之道就在你我心中!”
“嗤……荒谬绝伦!照你这样的说法,那岂不是人人都是圣贤?”
黄淮闻言嗤笑一声,毫不客气地讥讽回答道,根本没有意识到问题得严重性。
解缙见状并不动怒,依旧微笑着反问了一句:“那介庵先生可知,在我科学儒生眼中,何为圣人之道?”
闻听此言,黄淮抬手示意其继续讲下去,他倒想看看,这所谓科学的圣人之道,究竟有多么荒唐可笑!
“圣人之道,说白了,就是治世之道,就是为国为民之道,更加直白一点来说,就是让天下百姓都能吃饱饭,穿暖衣!”
顿了顿,解缙没有理会程朱众儒的惊讶眼光,继续解释道:“这与我儒家治国平天下之理念完美契合,毕竟我儒家治国平天下的最终目标,不过也只是打造出一个大同社会,而大同之治的第一步,必定是让老百姓吃饱穿暖,所以我科学从根本上,便点出了何为圣人之道!”
众儒闻言,如遭雷击!
让天下百姓都能吃饱饭,穿暖衣,这就是圣人之道?
这怎么可能?
圣人参悟的道理,圣人成圣的道路,怎么可能会如此粗浅易懂……上不得台面?
自己等儒生苦苦追求思索了一辈子的圣贤之道,更应该是那些高端大气上档次的至理大道,是那些充满逼格的经典大道,不可能就是这么一个简单朴素的道理,这么一个人人都可以明白的道理!
刘季篪张了张嘴,似乎想要反驳,却发现根本无可反驳,最终未曾出声。
因为儒家纲领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通俗来说就是“穷着独善其身,达者兼济天下”,说到底确实如同解缙所说的这般,儒家核心思想就是构建一个大同社会,让百姓吃饱穿暖,从而天下太平!
刘季篪神情大变,不停地抚摸着雪白胡须,不知不觉间已然抓下了一大把。
黄淮脸上的鄙夷之色不复存在,剩下的尽是一片凝重。
一众程朱大儒,连带着他们身后的程朱门徒,读了一辈子的程朱,拜了一辈子的程朱,找了一辈子的圣贤之道,却是从未想过,他们以为晦涩难懂、虚无缥缈的圣贤之道,就在自己脚下!
让老百姓吃饱穿暖,这是每一个有识之士都曾励志做到的粗浅目标,但是到了最后,他们都会悲哀的发现,以自己的微薄之力,似乎并不能做到。
尤其是对黄淮、胡广、金幼孜等在朝为官的大儒名士而言,这种无力感与绝望感更是瞬间高涨。
让百姓吃饱穿暖,或许是一人一辈子都难以完成的终极理想,但它的确如同解缙所说,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