盎出手了。
袁盎问窦太后:“太后您想立梁王,请问将来梁王过世后,又该立谁?”
窦太后不假思索:“当然将皇位还给皇帝的儿子了。”
袁盎大声说道:“那梁王的儿子呢?他们愿意吗?两家的后代必然会为皇位打起来。”
窦太后被问住了。
然后袁盎趁热打铁:“您老说‘殷道亲亲’,您可知殷商的后人宋宣公,就是因为将王位传给弟弟,弟弟死后想把王位还给哥哥的儿子,结果自己的儿子不干,两家五代人相残相杀,把宋国折腾散了架子。”
这个“五代人相残相杀”,让窦太后沉默了。
刘武就此正式和储位无缘。】
【那刘武能甘心?于是他派了刺客去刺杀这个袁盎。
还不是一次两次,是连续派了十几波刺客啊!不弄死袁盎誓不罢休。
咱也不知道梁王是怎么想的。是,袁盎死了,你是出了口气,但是人家一查就知道是你干的啊,你哥能放过你?非要作这个死?
果然景帝知道后大怒,最后还是大臣们和姐
姐馆陶公主居中调节,景帝才装模作样的原谅他,但也疏远了很多。】
袁盎和刘武的事情距离现在已经二十多年了,所以中朝官们也不是很清楚。
居然十几次?这梁王果然被宠坏了啊……
【这时候,刘启终于才排除了所有的阻碍,将刘彻立为太子,将他生母王娡立为皇后。】
【刘彻立储的过程中,有一个人要单独拿出来说说,那就是大名鼎鼎的馆陶公主。
我记得up小时候,那时候流行的说法都是馆陶公主权势大,刘彻母子是小透明,刘彻能当太子全靠抱馆陶公主的大腿,因此他登基后对馆陶的女儿陈阿娇皇后也极尽纵容。】
刘彻脸色一变,大声斥责道:“一派胡言!”
【后来信息发达,史料也多了起来,于是又有一部分人走向另一个极端,说刘彻四岁就封王了,他从小就是景帝属意的人选,这一路上位跟馆陶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我觉得这两种说法都不可取。事实应该是综合起来的,刘彻确实在景帝的候选前列,但馆陶也确实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前面说过,景帝没有嫡子,长子他也不是太满意。可有窦太后的压力在那里,只能先立长子,堵上悠悠众口。但是他肯定得有个备选啊,那备选选谁呢?
景帝一共有十四个儿子。前三个都是栗姬生的,中间从老四到老九是其他三个姬妾,而从老十刘彻到老十四,都被王氏姐妹包圆了,可见王氏姐妹入府后的盛宠。
所以如果对老大不满意,那么老二老三这同母弟肯定不会考虑。
其他的老四到老九,只能说……更拉跨。
老四是个结巴;老五小小年纪就骄奢淫逸;老六就是东汉刘秀的祖先,但母亲只是后宫侍女;老七人品不行,史书评价是“巧佞卑谄”;老八更是年轻轻就开始沉迷美色;老九更是重量级,正是那位有一百二十多个子孙,大名鼎鼎的中山靖王。
再加上王氏姐妹盛宠不衰,两个人加在一起生了三女五男,还有和王娡定了婚约的馆陶公主在说好话。
刘启真是越看刘彻越顺眼,将他当备份然后立为太子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这次别说中朝官,就是刘邦夫妻、刘启君臣还有刘彻都震惊了。
多少?子孙一百二十多个?!
就算他三代,一百二十多人也不少了,别说羊了,豕彘都没这么能生啊。
刘启心想:老六,看不出来,真是六啊。
【不过,馆陶虽然和王娡私下结盟,立了双重婚约——没错,除了我们熟知的刘彻和馆陶女儿陈阿娇,其实还有馆陶的二儿子陈蟜和王娡的小女儿隆虑公主。
但“金屋藏娇”的故事并不是记载在正史里的,而是出自一本叫《汉武